[实用新型]切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5125.3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2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景斌;胡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5/04 | 分类号: | B23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 ||
1.一种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切刀机构包括:
上刀组件(1),包括:
上刀座(11);以及
上刀(12),固定于上刀座(11);
第一下刀组件(2),包括:
第一下刀(21);
第一下刀座(22),沿Z方向支撑第一下刀(21);以及
第一弹簧(23),沿X方向位于第一下刀座(22)和第一下刀(21)之间,第一弹簧(23)的X方向的一端抵靠第一下刀座(22),而第一弹簧(23)的X方向的另一端抵靠第一下刀(21)以使第一下刀(21)能够沿X方向移动;
第二下刀组件(3),包括:
第二下刀(31),位于第一下刀(21)的X方向的外侧,且平行于第一下刀(21);
第二下刀座(32),固定连接于第一下刀座(22)并支撑第二下刀(31);以及
第二弹簧(33),沿X方向位于第二下刀(31)和第二下刀座(32)之间,第二弹簧(33)的X方向的一端抵靠第二下刀(31),而第二弹簧(33)的X方向的另一端抵靠第二下刀座(32)以使第二下刀(31)能够沿X方向移动;
驱动机构(4),固定连接于上刀组件(1),驱动上刀组件(1)沿Z方向上下运动以使上刀(12)靠近第一下刀(21)和第二下刀(31),从而对工件(B)进行切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下刀(21)具有:
第一下刀主体部(211),具有面向第一下刀座(22)的内侧面(2111)和与内侧面(2111)相反的外侧面(2112);
第一凸部(212),从第一下刀主体部(211)的内侧面(2111)向第一下刀座(22)延伸,且设置有第一收容孔(2121),收容一个第一弹簧(23)的X方向的所述另一端;以及
第一延伸部(213),从第一下刀主体部(211)的Y方向的外侧延伸且从第一下刀主体部(211)的外侧面(2112)向第一下刀座(22)延伸,且设置有第一容置孔(2131),收容另一第一弹簧(23)的X方向的所述另一端;
第一下刀座(22)具有:
第一卡槽(221),收容并支撑第一下刀(21)的第一下刀主体部(211)、第一凸部(212)以及第一延伸部(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
第二下刀(31)具有:
第二下刀主体部(311),具有面向第一下刀(21)的内侧面(3111)和与内侧面(3111)相反的外侧面(3112);
第二凸部(312),从第二下刀主体部(311)的外侧面(3112)向X方向的外侧延伸,且设置有第二收容孔(3121)以收容一个第二弹簧(33)的所述一端;
第二卡槽(313),从第二凸部(312)上端向Z方向和X方向凹设;以及
第二延伸部(314),从第二下刀主体部(311)的Y方向的外侧延伸,同时从第二下刀主体部(311)的外侧面(3112)向X方向外侧延伸,且设置有第二容置孔(3141),收容另一第二弹簧(33)的所述一端;
第二下刀座(32)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下刀座(32)具有第二凹部(321)以及第二卡扣(322),该一个第二下刀座(32)的第二凹部(321)收容并支撑第二下刀(31)的第二凸部(312)且该一个第二下刀座(32)的第二卡扣(322)与第二下刀(31)的第二卡槽(313)卡接;而另一个第二下刀座(32)也具有第二凹部(321),该另一个第二下刀座(32)的第二凹部(321)收容并支撑第二下刀(31)的第二延伸部(3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切刀机构还包括:
连接板(5),固定连接于第一下刀座(22)和第二下刀座(32),且设置在第一下刀(21)和第二下刀(31)之间,以使上刀切入第一下刀(21)和第二下刀(31)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上刀(12)具有:
插入部(121),设置于上刀(12)的Y方向的一端,用于上刀(12)向下运动时插入第一下刀(21)和第二下刀(31)之间的间隙;以及
上刀主体部(122),从插入部(121)向上刀(12)的Y方向的另一端倾斜延伸,用于上刀(12)向下运动时在Y方向上从Y方向的一侧到Y方向的另一侧逐渐切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51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油管井外切断装置
- 下一篇:角铁支架焊接平面铣削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