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生产线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槽用定位导轮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5330.X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4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燕;徐伟权;许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电器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肖云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生产线 冷却系统 冷却 水槽 定位 导轮 总成 | ||
1.一种电缆生产线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槽用定位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导轮总成包括有中心支撑轴、第一定位套、第二定位套、中心导线轮、以及用于调节并限制所述中心导线轮高度位置的标准调节台;
所述标准调节台的高度根据出模口的中心高来设置,所述标准调节台设于所述冷却水槽的两个相对侧壁上且高度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中心支撑轴架设于所述标准调节台上,以使所述中心支撑轴平行地安装于所述冷却水槽内;
所述第一定位套的端面上设有第一中心通孔,以使所述第一定位套固定式地套设于所述中心支撑轴上;所述第二定位套的端面上设有第二中心通孔,以使所述第二定位套固定式地套设于所述中心支撑轴上;
所述中心导线轮的外周表面设有一用于限制电缆本体移动的过线槽,所述中心导线轮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三中心通孔,以使所述中心导线轮活动式地套设于所述中心支撑轴上;
所述中心导线轮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套和所述第二定位套之间;所述中心导线轮与所述第一定位套之间存在转动间隙且所述中心导线轮与所述第二定位套之间存在转动间隙,以使得所述中心导线轮随所述中心支撑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生产线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槽用定位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轮总成的数量不少于1个,所述定位导轮总成分布于所述冷却水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生产线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槽用定位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套固定式地套设于所述中心支撑轴上,其具体方式为:
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中心支撑轴的外径,所述第一定位套的外周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中心通孔贯通的第一螺纹孔,然后用第一固定旋钮旋入所述第一螺纹孔中以顶紧所述第一中心通孔中的所述中心支撑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生产线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槽用定位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套固定式地套设于所述中心支撑轴上,其具体方式为:
所述第二中心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中心支撑轴的外径,所述第二定位套的外周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中心通孔贯通的第二螺纹孔,然后用第二固定旋钮旋入所述第二螺纹孔中以顶紧所述第二中心通孔中的所述中心支撑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生产线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槽用定位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呈“V”字形,所述过线槽的底部呈圆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生产线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槽用定位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线轮与所述第一定位套之间的转动间隙为3~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生产线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槽用定位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线轮与所述第二定位套之间的转动间隙为3~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生产线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槽用定位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撑轴的直径为20mm,所述中心支撑轴由镀锌钢棒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生产线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槽用定位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套由铝合金或者塑胶制成,所述第二定位套由铝合金或者塑胶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生产线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槽用定位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线轮由铝合金或者塑胶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电器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亚洲电器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53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