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刹车片的专用自动钻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8790.8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0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庆;唐小庆;杨忠正;杨立超;张彦囡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莱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Q16/02;B23Q3/08;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刹车片 专用 自动 钻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加工刹车片的专用自动钻床。
背景技术
汽车刹车片也叫汽车刹车皮,是固定在与车轮旋转的制动鼓或制动盘上的摩擦材料。其市场应用广泛,消耗量在逐年增大。在加工汽车刹车片,特别是鼓式刹车片需要进行钻孔加工。
在现有技术中,有的使用往返式转动轮毂,即将刹车片固定在转动轮毅上,转动轮毅顺时针转动至钻孔处,钻头进行钻孔,然后转动轮毅逆时针转回原位置,将己经钻孔的刹车片从转动轮毅上取下,再放置一片待钻孔的刹车片,对于该技术方案,钻床在同一时刻只能进行一项操作,生产效率不高。有的使用旋转式工装和立式钻床,人工操作,效率低,且不适合大批量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加工刹车片的专用自动钻床,它适合不同种类规格,不同材质的刹车片,可改善劳动环境,上料后可以自动完成旋转、定位、钻孔、退料、吸尘等一系列动作,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工刹车片的专用自动钻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分度器,其固定安装于机架上;
旋转工作台,其安装于分度器的转轴上,其具有四个工位:放料工位、钻孔工位、退料工位和除尘工位;
用于对待钻孔刹车片进行固定的定位夹持机构,其主要由转盘工装和转盘压板组成,所述转盘压板将转盘工装压紧固定于旋转工作台上,所述待钻孔刹车片于放料工位处安装于转盘工装上;
用于对刹车片进行钻孔的钻孔机构,其对应旋转工作台的钻孔工位;
用于将转盘工装从旋转工作台上取下的退料机构,其对应旋转工作台的退料工位;
和用于吸收转盘工装上的粉尘和废屑的除尘机构,其对应旋转工作台的除尘工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该加工刹车片的专用自动钻床还包括用于对刹车片进行Z向定位的压紧机构,其对应旋转工作台的钻孔工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竖直气缸和压板,所述压板安装于第一竖直气缸的气缸杆上,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的缸筒安装于机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钻孔机构包括直线滑轨、滑台、通过滚珠丝杠副驱动滑台沿直线滑轨作直线左右运动的气动马达、用于驱动钻头旋转的钻削动力头,所述钻削动力头固定安装于滑台上,所述直线滑轨固定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滑台与直线滑轨滑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退料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二竖直气缸、横向设置的水平气缸、承载板和吸盘,所述水平气缸固定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承载板固定安装于水平气缸的气缸杆上,所述第二竖直气缸固定安装于承载板上,所述吸盘固定安装于第二竖直气缸的气缸杆上且通过气管与抽气泵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除尘机构包括:位于旋转工作台除尘工位上方的吸尘罩及与吸尘罩相连接的抽气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定位夹持机构还包括与刹车片相配适的转盘垫板,所述转盘垫板安装于转盘工装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钻孔机构还包括用于收集钻孔时产生的废屑的废屑收集盒,所述废屑收集盒固定安装于机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退料机构还包括:用于将钻孔后的工件输出的滑板,所述滑板倾斜地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滑板位于吸盘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它适合不同种类规格,不同材质的刹车片,可改善劳动环境,上料后可以自动完成旋转、定位、钻孔、退料、吸尘等一系列动作,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退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莱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莱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8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