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8982.9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3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代亮;邢明;宋萍;翟华伟;郝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炉渣采用水淬处理生产水渣,进而加工成微粉,用于建材行业,符合我国节能降耗、改善环保和提高循环经济的要求,是国家在资源综合利用中大力提倡的。
目前我国高炉水渣生产有底滤法,转鼓脱水法、搅笼法等几种,无论哪一种生产方法,一次脱水生产出的水渣,含水量在20%以上,通过皮带运至渣场或渣仓,然后通过汽运外销。在储运过程中,渣水进一步分离,造成渣场渣水四溢,渣仓下料口渣水淋漓不断,运渣车辆在公路上渣水一路漏洒。这样既浪费了水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尤其是在北方冬季,运渣车辆经过的公路,结冰打滑,给车辆通行和行人带来极大的不便。
水渣滤下的水有腐蚀性,具有一定温度,对汽车具有腐蚀性,污染环境。
以2200m3高炉为例每小时产生的水渣所析出的水量约为5.2t,而传统渣仓仅有储存、中转功能,水渣中析出的水会通过各种机械缝隙向外溢流至地面和运输车辆经过的场所。会直接导致车辆沿途道路路面积水,北方地区会导致路面结冰带来安全隐患,并且厂区环境也不整洁。
与建渣场相比,对应渣场约为800m2,而渣仓则仅需160m2,占地面积小。渣场堆积属于自然风干,地面无排水管道,以致场地路面泥泞(或可另建集水池,额外支出);无封闭,水渣的干燥情况易受天气因素影响;若要将含水率降到12%以下,需要3-5d,干燥好的水渣外运又需借助装载机装到汽车上,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
高炉水渣一般都作为水泥公司生产水泥的原料,而原始水渣中含水率高,又造成下游工序能源的额外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高炉渣冲制后含水率过高,无法直接应用于后续的再加工,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水渣中的含水率。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次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渣仓,其中渣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为开放式结构,具有开口,渣仓底部的开口安装滤水阀,渣仓底部开口附近、在渣仓仓壁上开设出料口,出料口上安装放料阀,同时渣仓底部下方的平台上放置排水槽,从渣仓底部开口出来的液体流入排水槽内。
优选的,排水槽具有开口,排水槽的开口连接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滤水阀为电液动平板滤水阀。
优选的,其中平台上设置滑轨,排水槽的底部安装滚轮,滚轮沿着滑轨移动。
优选的,其中渣仓的上部设置运输带,运输带将待处理物质送入渣仓内。
优选的,放料阀的下端安装两片间隔设置的导流板,其中一片导流板垂直安装在放料阀的下端,另一片导流板与垂直安装的导流板之间形成锐角夹角,同时垂直安装的导流板下端连接水槽,所述水槽内的液体排入排水槽内。
优选的,所述渣仓为上大底小的圆锥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将水渣含水率降到12%,含水率的降低不会使水渣中析出的水再通过各种机械缝隙向外溢流至地面和运输车辆经过的场所,因此不会再导致车辆沿途道路路面积水而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序号说明:渣仓1、管道2、电液动平板滤水阀3、管道4、放料阀5、排水槽6、汽车7、排水管8、滚轮9、导流板10、导流板11、水槽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在水渣处理装置附近,至少建两个渣仓,单个渣仓的储量为高炉两次出渣的量。一次脱水生产出的水渣通过运输带送入渣仓内,通过本实用新型二次脱水装置进行2.5~3个小时的脱水,使水渣的含水率由20%降到12%左右。期间的渣水集中回收,脱水后的水渣(含水率12%左右)通过0.5~1个小时的时间从放料阀排出,装车外运。(约4h)。
图中,二次脱水装置包括渣仓1,渣仓1内用于放置需要脱水的物质,例如水渣,渣仓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为开放式结构,具有开口,渣仓顶部的开口用于投放水渣,底部开口用于过滤水渣中的液体或者排放水渣。为了方便在渣仓中投放水渣,运输带设置在渣仓的上部位置,而运输带的另一端与水渣处理装置连接,这样出来的水渣通过运输带直接运送至渣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包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89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运输的高效铝铁复合脱氧剂块
- 下一篇:高效连续好氧生物反应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