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带压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9397.0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3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峰;狄春雨;李志宏;王平;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大成环能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制备 过程 中带压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化工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带压 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到许多高温高压的反应需要在反应釜内进行,水热法合成 催化剂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自生压力也不断地增加,如果没 有很好地急冷措施,中途补料就很难在工业上实现,过去人们只能等反应器自然冷却至常 温常压再进行操作,其弊端除了耗时、耗能、耗力、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因素外,还有可能 对反应本身带来影响,由此降温过程中化学平衡地移动,滋生出许多副反应。这些弊端直接 影响到经济效益、能源效益、环境效益、产品性能等等,改进加料装置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工业中遇到的技术症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高效地实 现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带压加料的带压加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带压加料装置,它包括主反应釜、中间罐、 其特征在于主反应釜顶端的出液口用导压管并通过阀门与中间罐顶端的进液口连接,主反 应釜顶端的进液口用导液管并通过单向阀与中间罐底端的出液口连接,中间罐的出液口高 于主反应釜的进液口。
如上所述的阀门是球阀或闸板阀。
如上所述的主反应釜内有搅拌器。
如上所述的中间罐内有搅拌器。
一次配料时在中间罐内充分搅拌、陈化,通过导液管导入反应釜内,关闭所有阀 门,升温晶化,反应一段时间后需二次补料,此时反应釜内物料温度高,自生压力大,因此先 将原料添加到中间罐,打开导压管上的阀门使反应釜与中间罐压力平衡,紧接着打开导液 管单向阀,使原料依靠势能差补加到反应釜内,最后关闭所有阀门继续晶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简单高效,一次加料可在中间罐内充分搅拌,陈化后打开导液管单向阀自动导 入主反应釜升温升压,无需其他能耗,晶化过程中补加原料无需降温泄压,操作简单,生产 效率高,生产周期短,可省去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2)节能环保,二次加料时主反应釜无需降温泄压,减少能耗,降低危险性带压操 作,避免挥发性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
(3)机动灵活,针对不同催化剂制备方法上的差异,可选用多个中间罐并联使用, 更简单、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主反应釜;2-导压管;3-中间罐;4-导液管;5-球阀,6-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带压加料装置,它包括主反应釜1、中间罐3、主反应釜1顶 端的出液口用导压管2并通过阀门5与中间罐3顶端的进液口连接,主反应釜1顶端的进液口 用导液管4并通过单向阀6与中间罐3底端的出液口连接,中间罐3的出液口高于主反应釜1 的进液口。
所述的阀门5是球阀,主反应釜1内有搅拌器,中间罐3内有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用于工业上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带压加料,初次配料时,关闭球阀5和单 向阀6,在中间罐3中常温常压下加料并充分混合,制成凝胶。经陈化后,打开单向阀6,经导 液管4注入主反应釜1中并关闭单向阀6,密封主反应釜1,升温并晶化一定的时间后补加原 料,此时无需再降温泄压,只需将原料注入中间罐3后密封,缓慢打开球阀5,使主反应釜1与 中间罐3保持压力一致,此时打开单向阀6,需补加的物料将随着导液管4注入主反应釜1内, 完成补料。最后依次关闭单向阀6和球阀5,整个过程未经过降温泄压,缩短了工作周期,节 省人力物力,可有效避免危险操作以及高污染。
实施例2
阀门5使用闸板阀,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大成环能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太原大成环能化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9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