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牵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9862.0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7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悦;赵其军;张勇;陈祖红;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丝丝缘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16 | 分类号: | D01D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牵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牵伸机。
背景技术
牵伸机是纺丝后处理的主要设备之一,根据纺丝的工艺要求来确定牵伸机的数量和功率。牵伸机辊与纺丝的摩擦力大小直接影响到纺丝的牵伸倍数,在现有的牵伸机中主要是通过增加牵伸机辊的数量,来提高纺丝的牵伸效果以及产量,但是由于纺丝和牵伸机辊的摩擦力不够大,纺丝和牵伸机辊之间经常会出现打滑的现象,影响到了牵伸机的牵伸效果。现有的设备中也有靠使用压辊来增加纱线和牵伸机辊之间摩擦力的,但是,由于压辊与牵伸机辊之间为线接触,则与二者之间的被拉伸物呈线摩擦,摩擦力较小,当拉伸物为化纤时,同时通过二者之间的化纤并非厚度绝对相同,化纤通过二者之间时,压辊与牵伸机辊之间易出现较大缝隙而无法达到紧压增大摩擦的目的。
此外,由于增大了纱线与牵引辊之间的摩擦力,牵引辊在与丝线的接触中会有部分丝线残留在牵引辊上,如果不及时清除这些残留的丝线,会影响生产出的丝线的质量。而刮刀则是常被用来清除残留在牵引辊上的丝线的部件,由于刮刀与牵引相抵接,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容易对刮刀造成磨损,从而造成刮刀与牵引辊不接触,从而不能很好的清理压辊表面残留的丝线,进而影响生产出的丝线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牵伸机,不仅能够增加纱线与牵引辊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纱线的牵伸倍数,而且能即使清理掉牵引辊表面残留的纱线,防止残留的纱线影响产品的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牵伸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多个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若干紧压带,所述紧压带分别与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的滚动面紧密贴合,所述紧压带安装在传动辊上,所述传动辊用于带动紧压带转动,所述传动辊与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同步转动;所述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的外侧还对应设置有刮刀,所述刮刀包括刮刀刀刃和刮刀底座,所述刮刀刀刃分别与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的滚动面相接触,所述刮刀底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刮刀刀刃安装在刮刀底座内,所述刮刀刀刃的端部与刮刀底座之间设有弹性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的数量分别为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刀刀刃上还设有耐磨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磨层为氮化钛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压带的宽度等于上牵引辊或下牵引辊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紧压带增加牵引辊与纱线间的摩擦力,解决纱线和牵引辊之间经常会出现打滑的现象,提高牵伸后的产品质量,改变了使用压辊来增加摩擦力存在的问题。2、刮刀刀刃和刮刀底座之间设有弹性件,在刮刀刀刃磨损后,弹性件可以给予一个补偿,使刀刃继续与牵引辊的滚动面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机架1、上牵引辊2、下牵引辊3、紧压带4、传动辊41、刮刀5、刮刀底座51、刮刀刀刃52、弹性件53、螺栓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牵伸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多个上牵引辊2和下牵引辊3,机架上还设置有若干紧压带4,紧压带4分别与上牵引辊2和下牵引辊3的滚动面紧密贴合,紧压带4安装在传动辊41上,传动辊41用于带动紧压带转动,传动辊41与上牵引辊2和下牵引辊3同步转动。本实施例中紧压带安装在三个传动辊41上,其中一个传动辊位于牵引辊的上方或下方,另外一个传动辊位于牵引辊的两侧,紧压带在三个转动辊41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包裹面,该包裹面紧密贴合在牵引辊的滚动面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的数量分别为三个,紧压带的数量为六个,为了更好的增加纱线与牵引辊之间的摩擦力,紧压带的宽度与牵引辊的宽度一致。工作时,纱线在紧压带的作用下,紧紧的与牵引辊相贴合,不再出现相对滑动的现象,保证了纱线需求的拉伸倍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丝丝缘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丝丝缘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9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丝机
- 下一篇:竹炭微粉聚乳酸切片生产纤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