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顶油罐二次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0620.3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0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沈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科强工业胶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陈强 |
地址: | 2144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罐 二次 密封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浮顶油罐上对浮盘进行二次密封的密封件。
背景技术
目前,浮顶油罐是常用的储油装置,在使用浮顶油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二次密封件对铝浮盘进行密封,防止在铝浮盘的左右晃动和上下升降过程中发生漏油故障,常规的密封方式如中国专利ZL200520091444.7公开的一种“浮顶油罐二次密封装置”,其利用L形的压板对金属浮盘(铝浮盘、铜浮盘等)和罐壁之间实施密封,但是这样一来,当铝浮盘的上升、下降过程中,压板和油面之间的空隙内就会进入油气,当油气浓度积累至临界状态,即容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从而产生严重的危险事故;为此,需要专门引入一种如中国专利ZL201220614550.9公开的“外浮顶油罐二次密封空腔可燃气体在线监测装置”,以防止空腔内油气浓度过程,这样一来不但结构复杂,加重了整个整体,而且安全性能不高,只能被动进行预防,当监测装置故障或人为疏忽时,仍将产生严重的危害事故;为此,亟需一种能够杜绝产生空腔尤其的密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且安全可靠的浮顶油罐二次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浮顶油罐二次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含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端固定于浮盘上,所述密封环的外端上下环面上均突出设置有囊状突触环,且囊状突触环中心设置有腔体,所述囊状突触环与浮顶油罐的罐壁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一种浮顶油罐二次密封件,所述密封环的断面为波浪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腔体的囊状突触环,从而使得浮盘在左右晃动和上下升降的过程中,囊状突触环始终能够通过其自身弹性的作用牢牢的压置在罐壁上,从而不但防止了漏油,而且杜绝了空腔的产生,使得油气无法积累,从而杜绝了爆炸等危险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浮顶油罐二次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浮顶油罐二次密封件的另一实施状态示意图。
其中:
密封环1、囊状突触环2、腔体3、浮盘4、罐壁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浮顶油罐二次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含有密封环1,所述密封环1的内端固定于浮盘4上,所述密封环1的外端上下环面上均突出设置有囊状突触环2,且囊状突触环2中心设置有腔体3,所述囊状突触环2与浮顶油罐的罐壁5紧密接触;从而使得具有弹性的囊状突触环2在弹力作用下,始终能够牢牢的压置在罐壁5;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功效,所述密封环1的断面为波浪状结构,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更优的弹力制成作用,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科强工业胶带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科强工业胶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06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