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镜下病灶测量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2469.7 | 申请日: | 2016-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8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峰;薛冰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A61B1/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韩晓静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镜下 病灶 测量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镜下病灶测量器械。
背景技术
在内镜检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发现有隆起性或溃疡型等病变的情况下,需要描述病变尺寸大小,目前医生是凭目测估计及与活检钳的尺寸对比来粗略估计病变的尺寸,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实际上的病变大小和描述的病变大小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差,没有一个客观的可衡量的标准,而在临床工作中,一些严重的情况下会给患者的下一步治疗造成不良影响,非常不利于临床工作。而基于以上因素,会造成同一病变由不同的医生所描述的大小存在较大差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测量结果精确的内镜下病灶测量器械。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镜下病灶测量器械,其包括测量套管和操作手柄,操作手柄上安装有基准块和可调节位置的游标块,游标块上安装有带有刻度的测量环,游标块上固定连接有测量内芯,测量内芯首部从测量套管中伸出,测量内芯首端与两根内量杆尾端铰接,测量套管首端与两根外量杆尾端铰接,两根内量杆与两根外量杆同侧的首端铰接。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该内镜下病灶测量器械,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测量精度高,通过游标块在体外操作带动测量内芯移动,推动内、外量杆张开,通过两根内量杆与两根外量杆同侧的首端铰接形成的两测量点测量病灶尺寸,直接从操作手柄上的测量刻度读出病灶的尺寸大小;测量读数在体外进行,较为直观,基本在视野不清时也可以完成操作;测量结果的精度由基准块和游标块的设计保证,精度可以轻松达到0.1mm级别,测量结果能够为诊疗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a、b)-内量杆;2(a、b)-外量杆;3-测量套管;4-内镜头端;5-活检孔道;6-测量内芯;7-基准块;8-游标块;9-操作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内镜下病灶测量器械,其包括测量套管3和操作手柄9,操作手柄上安装有基准块7和可调节位置的游标块8,游标块上安装有带有刻度的测量环,测量环通过高精度内外螺纹配合带动游标块在操作手柄上的位置移动,游标块上固定连接有测量内芯6,测量内芯首部从测量套管中伸出,测量内芯6首端与内量杆1a、内量杆1b尾端铰接,测量套管3首端与外量杆2a、外量杆2b尾端铰接,内量杆1a、内量杆1b分别与外量杆2a、外量杆2b首端铰接形成两个测量点。
操作时,操作手柄9连接在活检孔道5尾端,测量内芯6、测量套管3以及内、外量杆从内镜的活检孔道5中穿过伸至病灶处,活检孔道首端从内镜头端4伸出,通过内镜头端4确定病灶位置,通过转动操作手柄9上的游标块8,游标块在体外操作推动测量内芯6移动,随着测量内芯位置移动,内量杆1a、内量杆1b尾端不断前移,推动外量杆2a、外量杆2b张开,从而使得两测量点间距加大至需要的位置,内、外量杆首端抵住病灶的边缘,操作手柄上的测量环与基准块间的刻度差值,即为两测量点间的尺寸L,也就是病灶的尺寸。
镜下测量操作中,只需控制确定内、外量杆两铰接点的位置,测量的数值即可从操作手柄上直接显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24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影像辅助诊断装置
- 下一篇:手带式骨科磁感探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