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鞋垫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2480.3 | 申请日: | 2016-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8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美华 |
主分类号: | A43B17/08 | 分类号: | A43B17/08;B32B27/30;B32B27/40;B32B27/08;B32B5/18;B32B3/2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垫,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气鞋垫。
背景技术
脚气,又称足癣,是发生于足跖部、趾间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有时可延及到足跟及足背,但仅发生于足背者称体癣。与中医所称的臭田螺、田螺疱相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臭田螺疮最缠绵,脚、丫瘙痒起白斑,搓破皮烂腥水臭……”;“田螺疱在足掌生,里湿外寒蒸郁成,豆粒黄泡闷胀硬,破津臭水肿烂痛”。中医认为本病系湿润热下注或因久居湿地染毒所致。
而对于治疗脚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强脚底的通风透气效果,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鞋底大多透气效果一般,因此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透气鞋垫。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透气鞋垫,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的鞋垫面层、上聚氨酯软发泡层、高分子材料层、下聚氨酯软发泡层和鞋垫底层,在所述上聚氨酯软发泡层上设置有复数个相互贯通的第一透气孔,在所述下聚氨酯软发泡层上则匹配的设置有复数个相互贯通的第二透气孔,且在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的透气孔。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鞋垫面层的厚度为3.5-6.5mm。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为聚氯乙烯隔水层。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2.3-3.5mm。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不是简单的叠加,该鞋垫使用了双重结构的聚氨酯软发泡层,不仅具有高缓冲性能,使鞋垫具有更好的柔软度和舒适度,而且可进一步加强该鞋垫保温隔热的效果,同时该鞋垫通过采用第一透气孔、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共同形成的透气孔结构设计,使得在鞋垫内形成了若干个实现内外贯通导流的气流通道,可使鞋垫下表面与外部实现良好的气流流通,有效减少脚气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的是,一种透气鞋垫,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的鞋垫面层1、上聚氨酯软发泡层2、高分子材料层3、下聚氨酯软发泡层4和鞋垫底层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鞋垫面层1的厚度为4.6mm,实际生产中,该鞋垫面层1的厚度只要在3.5-6.5之间均可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材料层3采用聚氯乙烯隔水层,在所述上聚氨酯软发泡层2上设置有复数个相互贯通的第一透气孔6,在所述下聚氨酯软发泡层4上则匹配的设置有复数个相互贯通的第二透气孔7,且在所述高分子材料层3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透气孔6和第二透气孔7的透气孔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孔8的直径为2.8mm,实际生产中,该透气孔8的直径只要在2.3-3.5之间均可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不是简单的叠加,该鞋垫使用了双重结构的聚氨酯软发泡层,不仅具有高缓冲性能,使鞋垫具有更好的柔软度和舒适度,而且可进一步加强该鞋垫保温隔热的效果,同时该鞋垫通过采用第一透气孔、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共同形成的透气孔结构设计,使得在鞋垫内形成了若干个实现内外贯通导流的气流通道,可使鞋垫下表面与外部实现良好的气流流通,有效减少脚气的发生。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美华,未经张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2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