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道排污口截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3556.4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军;林觐明;赵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锦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E03F5/14;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排污 口截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排污口截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河道排污一般通过截污栅装置,它可防止大的污染物进入水渠,但不能避免小的污染物通过栅缝进入水渠从而增加水渠中的污染物含量,再者被拦下的污染物堆积在截污栅前会阻碍河水进入水渠,使水渠水量不能满足要求而且经常需要人工清除栅前污染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既可以拦截较大悬浮物,也可以拦截并吸附较小悬浮物的河道排污口截污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解所提供的河道排污口截污装置,包括截污装置及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位于截污装置上方,所述截污装置内开设有一个凹形容纳槽,所述凹形容纳槽内设置有一个分隔网,所述截污装置的内壁与分隔网间填充陶粒填料。
为了便于清除截留河道中大颗粒污染物,提升分隔网的耐腐蚀性能,所述分隔网活动安装在截污装置的凹形容纳槽内,且所述分隔网由不锈钢材料制造而成。
为了防止排污口的污水飞溅,所述排污管的出口处设有无纺布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截污装置的凹形容纳槽内设置有一个分隔网,截污装置的内壁与分隔网间填充的陶粒填料层既可以拦截较大悬浮物,也可以拦截并吸附较小悬浮物进入水渠中,降低了水渠的污染物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中:截污装置1、排污管2、凹形容纳槽3、分隔网4、无纺布罩5、陶粒填料层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河道排污口截污装置,包括截污装置1及排污管2,所述排污管2位于截污装置1上方,所述截污装置1内开设有一个凹形容纳槽3,所述凹形容纳槽3内设置有一个分隔网4,所述截污装置1(的内壁与分隔网间填充陶粒填料层),所述分隔网4活动安装在截污装置1的凹形容纳槽3内,且所述分隔网4由不锈钢材料制造而成,所述排污管2的出口处设有无纺布罩5。
工作时,水体通过排污管2进入截污装置1内,水体内的大颗粒的悬浮物被不锈钢分隔网4截留,而较小的悬浮物被陶粒填料层截留、吸附,陶粒的表面及空隙内会逐渐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可以吸附降解部分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这样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以有效对河道内的大小颗粒的悬浮物进行清理,也可以对水体进行轻微的净化作用,也降低了成本;同时,当不锈钢分隔网4截留的悬浮物达到一定量时,可以通过提起不锈钢分隔网4进行清理,这样简单方便,而在排污管2的出口处安装有无纺布罩5可有效防止水体飞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锦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锦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35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排水系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智能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