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废弃液的燃烧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3577.6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2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敬宇;姜照东;王青;徐寒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区环保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4 | 分类号: | F23G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废弃 燃烧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弃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弃 液的燃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工业垃圾无法被及时处理,工业垃圾 绝大部分为固态废弃物和液态废弃物两种形态,现有的液态废弃物多通过高 温焚烧的方式处理,焚烧处理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1、焚烧过程中难以 控制二噁英的产生;2、设备处理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废弃液的燃烧处理装 置,燃烧过程中能够有限控制二噁英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的处理能 力和燃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业废弃液的燃烧处 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液燃烧炉,其配置有进气口、进水口、出烟口、 排尘口以及若干个进液口,通过带第一空气阀的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设 有第一鼓风机,通过带给水阀和水泵的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设有蓄水池, 通过带烟气阀的气管与所述出烟口连通的设有引风机,所述进液口配置在废 液燃烧炉靠近炉底的侧壁上,所述出烟口配置在废液燃烧炉靠近炉顶的侧壁 上,对应每个所述进液口分别配置有一废液喷雾送料系统,所述废液喷雾送 料系统包括储液罐、带废液泵的废液管、以及喷射器,所述废液管一端连接 储液罐,其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液口与废液燃烧炉连通,所述喷射器设置在伸 入废液燃烧炉内部的废液管上,所述废液燃烧炉内设有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废液燃烧炉内设有压力传 感器,控制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 反馈的压力值变频控制连接所述引风机、第一鼓风机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各废液喷雾送料系统的废液管 上均设有流量计,各所述流量计均信号连接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流量 计反馈的流量值控制连接所述喷射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废液燃烧炉内设有与控制 器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值控制连 接所述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向所述废液燃烧炉内二次补充 空气的设有第二鼓风机,所述第二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带第二空气阀的管道 连接至废液燃烧炉的进风口,所述控制器根据流量计反馈的流量值、温度传 感器反馈的温度值以及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值变频控制第二鼓风机的电 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通过带水泵的水管与所述蓄水 池连接的设有一软水器,所述软水器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废液燃烧炉配置有三个进 液口,对应三个所述进液口配置有三套废液喷雾送料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废弃液的燃烧处理装置,废液 燃烧炉点火燃烧升温,废液分类后通过喷射器以雾状喷入废液燃烧炉内,雾 状废液在废液燃烧炉内充分接触高温旋转上升的烟气,废液中的水分被加热 蒸发,有机物质在高温的作用下被分解燃烧完全无害化。通过控制废液燃烧 炉内的温度在1100℃~1150℃之间,能够有效的控制二噁英的产生;同时,通 过配置多个进液口,交替启动或者同时启动废液喷雾送料系统,确保燃烧不 间断进行,提高设备的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 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废液燃烧炉,4-进气口,6-进水口,8-出烟口,10-排尘口,12-进液 口,14-第一空气阀,16-第一鼓风机,18-蓄水池,20-引风机,22-储液罐, 24-废液管,26-喷射器,28-燃烧器,30-压力传感器,32-控制器,34-流量 计,36-温度传感器,38-第二鼓风机,40-第二空气阀,42-软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区环保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区环保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3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