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固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6243.4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0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周康;韩航;郭休链;王伟;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5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污水处理成本远低于污泥处理成本,含有较多水分的污泥若全部以污泥处理方式处理,将大大增加企业的治污费用。
污水固液分离是降低污泥中含水量的处理方法。污水的固液分离方法主要有沉降法、气浮法、离心法、压滤法等。污水由于在前期处理过程中添加絮凝剂等物质,导致其粘度较大,悬浮物粒径大小不一,采用压滤、真空圆盘等方式过滤时容易形成堵塞,给固液分离过程造成极大的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固液分离装置,解决压滤、真空圆盘等方式过滤易致堵塞、不易过滤的难题,实现无动力、低成本的污水固液分离。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固液分离池,所述固液分离池包括池壁和位于固液分离池底部的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设有排污阀,所述池壁上端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所述池壁下端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设排水阀;至少一根设于所述固液分离池内的排水软管,且所述排水软管下端与所述排水口相连,上端能够在所述固液分离池中上下移动;至少一根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由毛细材料组成,所述排水通道一端伸入所述固液分离池内,另一端通过所述池壁上端延伸至所述固液分离池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池壁上端设有至少一个吊杆,所述吊杆一端伸入所述固液分离池内,另一端通过所述池壁上端延伸至所述固液分离池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水通道固定于所述吊杆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水通道设于固液分离池内的一端高度高于设于所述固液分离池外的一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水口包括设于所述池壁外的进水端,所述进水端设进水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液分离池内设有一个拦水板,所述拦水板上端与所述池壁相连接,所述进水口包括设于所述池壁内的出水端,所述出水端朝向所述拦水板,所述出水端与所述拦水板相隔一定距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池壁内侧设有至少一个软管保护套,所述排水软管套设于所述软管保护套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水软管能够在所述软管保护套内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软管保护套上设有多个开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就是利用浸润液体的毛细现象,通过毛细作用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采用此种无动力方式实现固液分离,进一步降低了污泥中的含水量,减少污泥重量和体积,可节约污泥后期处理费用,降低处理污水的总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污水处理能效,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固液分离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污水固液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固液分离池,11-排污口,12-排污阀,13-池壁,14-进水口,141-进水端,142-进水阀,143-出水端,15-排水口,16-排水阀,17-拦水板,18-软管保护套,2-排水软管,3-排水通道,4-吊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固液分离装置,包括:一个固液分离池1,固液分离池1包括池壁13和位于固液分离池1底部的排污口11,排污口11处设有排污阀12,池壁13上端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14,池壁13下端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口15,排水口15处设排水阀16;至少一根设于固液分离池1内的排水软管2,且排水软管2下端与排水口15相连,上端能够在固液分离池1中上下移动;至少一根排水通道3,排水通道3由毛细材料组成,排水通道3一端伸入固液分离池1内,另一端通过池壁13上端延伸至固液分离池1外。池壁13上端设有至少一个吊杆4,吊杆4一端伸入固液分离池1内,另一端通过池壁13上端延伸至固液分离池1外。排水通道3是由多根毛细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排水通道3可通过毛细作用将固液分离池1内的水分吸出到固液分离池外。排水通道3固定于吊杆4上。排水通道3设于固液分离池1内的一端高度高于设于固液分离池1外的一端。排水通道3两端高度差越大毛细效果越好。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湖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62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360度水下旋转滤床的新型管道抱箍
- 下一篇:斜板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