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H型铝合金车轮旋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8088.X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2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梅;刘建芳;李静;张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戴卡兴龙轮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车轮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合金车轮模具,属于旋压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铝合金车轮的旋压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锻旋及铸旋工艺已经逐渐在铝合金车轮生产中得到应用,铸造或锻造后的轮坯经过旋压工序后,轮辋部位材料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塑性变形,晶粒进一步细化,产品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车轮使用安全性能随之显著提升,国内H型车轮的旋压工序经常采用两序成形,对轮辋两侧分别旋压,产生旋压模具摊销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而且如果采用热旋压工艺,还需要对坯料多次加热,能耗成本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随之提高。
针对此问题,本专利公布了一种H型铝合金车轮旋压模具,该旋压模具可对H型轮坯进行双向旋压,一套模具即可成旋压得到H型轮辋,而且旋压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各部分零件易更换,降低了生产成本,非常适合于锻造+热旋压的H型车轮成形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轮制造领域,公布了一种H型铝合金车轮旋压模具,该模具结构由上模,连接套、下模、顶料器组成,上模通过螺栓连接至连接套的下表面,顶料器安装至下模内侧,上模及下模的圆弧过渡处均有与轮坯相应位置配合的径向定位区。
H型铝合金车轮旋压模具的上模及下模的径向定位区与轮坯相应位置的配合间隙为0.2-0.4mm,实现了对轮坯有效的径向定位,保证了旋压轮坯的尺寸精度。
本专利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H型铝合金车轮旋压模具可对H型轮坯进行双向旋压,一套模具即可成形得到H型轮辋,旋压模具结构简单,径向定位准确,模具各部分零件易更换,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本旋压模具还适合于多种牌号的铝合金车轮旋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H型车轮的旋压模具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H型旋压模具所使用的轮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H型车轮的旋压毛坯图。
图1中所述的锻造模具结构主要包括:1-上模,2-连接套、3-下模、4-顶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就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限定)。
结合图1、图2及图3对实施细则进行说明,以材料为6061铝合金的20寸H型车轮为例对采用本模具旋压车轮的实施过程进行介绍。
H型铝合金车轮的热旋压过程如下。
(1)首先将整套旋压模具进行预热,加热温度设置为200-300℃,加热后安装至旋压机上。
(2)对旋压模具喷洒润滑剂,机器人将热轮坯放至下模3的上表面,轮坯结构如图2所示,旋压机尾顶带动上模1和连接套2向下运动,将轮坯压住,H型轮坯两侧的径向定位区分别与上模1和下模3的径向定位区配合,配合间隙为0.2-0.4mm。
(3)主轴带动上模1、下模3及轮坯等件高速转动,两个旋轮分别对两侧轮辋进行旋压,直至整个轮辋成形完毕,至此整个H型车轮的旋压工序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戴卡兴龙轮毂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戴卡兴龙轮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80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模具加工汽车铝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直身凸米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