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线倍捻机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0927.7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8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孙会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区弘曲棉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5/007 | 分类号: | D01H15/007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张立新 |
地址: | 1105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 线倍捻机 接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加工缝纫线的倍捻机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线是一种细纱或细纱捻合线,通常经过表面涂层处理、润滑处理,用来缝纫一种或两种材料,它是针织衣物制品所需的线。缝纫线按原料可分为天然纤维缝纫线、合成纤维缝纫线及混合缝纫线三大类。涤纶纤维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合成纤维,用它制作的缝纫线强力高,而且湿态时不会降低强度,其缩水率很小,随着涤纶工业的发展,缝纫线用纯涤纶纤维作为其原料的越来越多。经过适当定型后收缩小于1%,因此缝制的线迹能始终保持平挺美观、无皱缩的特点,其越来越被认可,使得纯涤纶纤维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在缝纫线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断线现象,这就需要工人及时发现并将断线接上,现有的传统方法是采用手工接头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影响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手工接线,导致生产出的缝纫线外观有瑕疵,影响缝纫线的强度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缝纫线倍捻机接线装置,它采用气动机械接线的方式,缝纫线接头速度快,在缝纫线生产过程中不会断头,提高的了缝纫线的生产效率,使缝纫线在外观上没有疵点,提高了缝纫线的强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缝纫线倍捻机接线装置,其结构如下: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端与输气主管路连接,输气主管路的出气端与各输气分支管道的入气端连接,各输气分支管道上设置有空气控制阀,各输气分支管道的出气端与各自的快速接口连接,各快速接口的出气端与各自的空气捻接器连接,各快速接口挂设在对应的倍捻机机台的墙板上。
上述的输气分支管道是由与输气主管路连接的硬管和与硬管连接的软管构成,空气控制阀安装在硬管和软管连接位置处。
上述的快速接口的结构如下:接口体的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为出气口,进气口与输气分支管道连接,出气口与空气捻接器连接,接口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长的空气通道。
上述的每台倍捻机上安装一个空气捻接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断头采用气动机械接头,对提高缝纫线外观质量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淘汰了原始的手工接头方法,改造成了气动机械接头。采用本实用新型对缝纫线进行接头,在缝纫线生产过程中不会断头,缝纫线接头速度快,提高的了缝纫线的生产效率,在外观上没有疵点,提高了缝纫线的强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缝纫线倍捻机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快速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快速接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气压缩机,2、输气主管路,3、硬管,4、软管,5、快速接口,6、空气捻接器,7、空气控制阀,8、输气分支管道,9、出气口,10、接口体,11、进气口,12、空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下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一目了然,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使用新型缝纫线倍捻机接线装置,其结构如下:空气压缩机1的出气端与输气主管路2连接,输气主管路2的出气端与各输气分支管道8的入气端连接,各输气分支管道8上设置有空气控制阀7,各输气分支管道8的出气端与各自的快速接口5连接,各快速接口5的出气端与各自的空气捻接器6连接,各快速接口5挂设在对应的倍捻机机台的墙板上。每台倍捻机上安装一个空气捻接器6。
上述的输气分支管道8是由与输气主管路2连接的硬管3和与硬管3连接的软管4构成,空气控制阀7安装在硬管3和软管4连接位置处。
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的快速接口5的结构如下:接口体10的一端为进气口11,另一端为出气口9,进气口11与输气分支管道8连接,出气口9与空气捻接器6连接,接口体10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长的空气通道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区弘曲棉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区弘曲棉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0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