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茧扒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2585.2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7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奎利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1208 辽宁省辽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扒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茧扒皮机,属于扒皮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刚刚采摘好的大茧是裹在树叶上的,需要把这个树叶扒掉才能采出来带着白色壳的蚕,白色壳上的蚕丝可以制衣服,或者做被,白色壳里面的蚕蛹可以食用。这个树叶裹在蚕丝上,现在唯一去掉这个叶的办法是人工去叶,需要熟练操作的工人,为了防止损伤蚕丝,一般是通过用手来回左右搓的方式来去掉这个叶子,这样费时费力,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大茧扒皮机。
本实用新型大茧扒皮机,它包含机体1、料斗2、进料口3、减速板4、滚带5、轴承支架6、滚轴7、第一出口8、第二出口9、挡板10、压板11、开关12、滚轴连接带13、角带轮14、角带15、电机16、去皮机滚轴17、行走轮18、出叶口19、去皮器20、出茧口21,机体1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料斗2,机体1的上部外侧设置有开关12,料斗2的下方设置有进料口3,进料口3的一侧设置有减速板4,减速板4的下方设置有滚带5,滚带5的两侧与滚轴7传动连接,且滚轴7安装在轴承支架6上,减速板4与滚带5的一端为第一出口8,第一出口8的下方与第二出口9连通,第二出口9的出口处设置有去皮机滚轴17,去皮机滚轴17通过滚轴连接带13连接,去皮机滚轴17上设置有去皮器20,去皮器20上设置有挡板10,相互两个挡板10之间设置有压板11,且每个去皮机滚轴17的一端均与角带轮14传动连接,角带轮14通过角带15与电机16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体1的下方设置有出叶口19,机体1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18,机体1的右侧下方设置有出茧口21。
作为优选,所述的去皮器20为橡胶带20-1缠绕在去皮机滚轴17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角带轮14的数量为多个,每个角带轮14连接着一个去皮机滚轴17,很多个去皮机滚轴17排在一起,从而每个去皮机滚轴17通过滚轴连接带13发生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能自动的将大茧去除,并且不会损伤蚕丝,省时省力,效率高,人工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角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去皮器的结构示意图。
1-机体;2-料斗;3-进料口;4-减速板;5-滚带;6-轴承支架;7-滚轴;8-第一出口;9-第二出口;10-挡板;11-压板;12-开关;13-滚轴连接带;14-角带轮;15-角带;16-电机;17-去皮机滚轴;18-行走轮19-出叶口;20-去皮器20;21-出茧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机体1、料斗2、进料口3、减速板4、滚带5、轴承支架6、滚轴7、第一出口8、第二出口9、挡板10、压板11、开关12、滚轴连接带13、角带轮14、角带15、电机16、去皮机滚轴17、行走轮18、出叶口19、去皮器20、出茧口21,机体1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料斗2,机体1的上部外侧设置有开关12,料斗2的下方设置有进料口3,进料口3的一侧设置有减速板4,减速板4的下方设置有滚带5,滚带5的两侧与滚轴7传动连接,且滚轴7安装在轴承支架6上,减速板4与滚带5的一端为第一出口8,第一出口8的下方与第二出口9连通,第二出口9的出口处设置有去皮机滚轴17,去皮机滚轴17通过滚轴连接带13连接,去皮机滚轴17上设置有去皮器20,去皮器20上设置有挡板10,相互两个挡板10之间设置有压板11,且每个去皮机滚轴17的一端均与角带轮14传动连接,角带轮14通过角带15与电机16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体1的下方设置有出叶口19,机体1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18,机体1的右侧下方设置有出茧口21。
作为优选,所述的20为橡胶带20-1缠绕在去皮机滚轴17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角带轮14的数量为多个,每个角带轮14连接着一个去皮机滚轴17,很多个去皮机滚轴17排在一起,从而每个去皮机滚轴17通过滚轴连接带13发生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奎利,未经刘奎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2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