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庭小菇棚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2740.0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0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曾凡清;石余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和县兴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9/16 | 分类号: | A01G9/16;A01G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小菇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出菇的必要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家庭小菇棚。
背景技术
平菇、黑木耳、香菇是食用型的大型人工栽培的真菌品种,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 的绿色食品,目前市场上出售平菇、黑木耳、香菇主要是在大棚内生长,菇农根据气候特 点、季节等因素生产不同种类的食用菌,销售于市场,但市场上出售的食用菌为了增加货 架期或增加附加值常常会提前采收或销售前用水浸泡,从而影响食用菌的鲜美度和营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认识的深入,选择的食品越来越重视新鲜度和营养,随 着国家粮油组织提出“一荤一素一菇”的健康理念,食用菌产品越来越深地走入寻常百姓 家,但是目前对家庭而言,食用菌的培养缺少培养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园艺设施与食用菌特性相结合 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方便移动的家庭阳台菇棚,该设施可根据不同食用菌品种人为控 温、控湿、控光,为栽培食用菌(平菇、木耳、香菇等代料栽培)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 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家庭小菇棚,包括棚体,棚体外罩 有棚膜,棚体包括主梁、竖向安装在主梁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上固定有间隔设置的横杆, 横杆为中空结构并相互连通,横杆上分别设置有出雾孔,横杆连接有超声波雾化器,超声 波雾化器连接有蓄水箱。主梁、支撑杆是棚体主要的支撑结构,主梁和两侧的支撑杆构成 了棚体的结构,食用菌培养在棚体内,通过超声波雾化器和蓄水箱将水汽雾化并通过出雾 孔均匀排入棚体内,补充适当的水分。
为了进一步完善,棚体顶部的中间向上凸起。可增加棚体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完善,棚体的底部安装有滑轮。便于搬动棚体。
进一步完善,棚体的底部安装有出水的阀门。便于排出棚体内的积水。
进一步完善,相邻的横杆之间间距为20-30cm。保持在该间距最合适。
进一步完善,相邻的出雾孔之间间距为8-10cm。保持在该间距最合适。
进一步完善,蓄水箱内部设计有突出把手。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家庭小菇棚造价便宜,结构简单,可用于任何的露天场所。
2、家庭小菇棚可实用于任何代料栽培的食用菌品种。
3、家庭小菇棚可作为养菌的场所,又可作为出菇的场所。
4、根据食用菌的特性设计的蓄水箱可完全补充菌棒出菇后损失的水分。
5、根据目前代料栽培食用菌的特点,蓄水箱内部设计有突出把手,可避免菌棒在完全 补水过程中菌棒上浮,不能完全补充水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棚体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主梁1,支撑杆2,横杆3,滑轮4,棚膜5,超声波雾化器6,蓄水箱7, 阀门8,出雾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家庭小菇棚,包括棚体,棚体外罩有棚膜5,棚体包括主梁1、 竖向安装在主梁1上的支撑杆2,支撑杆2上固定有间隔设置的横杆3,横杆3为中空结构 并相互连通,横杆3上分别设置有出雾孔9,横杆3连接有超声波雾化器6,超声波雾化器 6连接有蓄水箱7。
棚体顶部的中间向上凸起。棚体的底部安装有滑轮4。棚体的底部安装有出水的阀门8。
相邻的横杆3之间间距为20-30cm。相邻的出雾孔9之间间距为8-10cm。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和县兴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和县兴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2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常声音诊断装置
- 下一篇:采用各向异性热电材料的激光电源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