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湖水生态净化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3268.2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甄凯旋;王敏;同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伟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单燕君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湖水 生态 净化 平台 | ||
1.一种河湖水生态净化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1)、龙骨(1)上部的上层平台(2)、龙骨(1)下部的浮力装置(3)和浮力装置(3)下部的净化处理装置(4);
上层平台(2)位于水面上,且包括固连于龙骨(1)上的台面(21)和设置于台面(21)上的房屋结构(22),房屋结构(22)上设有太阳能板(23);台面(21)上设有增氧装置(24),增氧装置(24)与太阳能板(23)连接;
浮力装置(3)包括浮力框架(31),浮力框架(31)内设有浮力单体,浮力装置(3)与龙骨(1)可拆卸连接;
净化处理装置(4)位于水下,与浮力装置(3)可拆卸连接,包括净化框架(41)和用于将净化框架(41)与外部水体进行隔离的包裹层(42),净化框架(41)上设有进水口(43)和进水口(44),进水口(43)或进水口(44)处设有循环水泵(45);净化框架(41)内从进水口(43)到进水口(44)之间还依次设有第一载体部(46)、第二载体部(47)和过滤部(48),第一载体部(46)、第二载体部(47)和过滤部(48)分别独立设置且三者之间采用隔板(49)隔离;第一载体部(46)和第二载体部(47)内设有微生物载体;过滤部(48)内设有过滤填充物;净化处理装置(4)的底部设有曝气管(410),曝气管(410)与增氧装置(24)相连,曝气管(410)位于第一载体部(46)和第二载体部(47)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生态净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活动层上设有防腐围栏(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生态净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浮力主体(32)由若干个连接在一起的浮筒(33)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生态净化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一载体部(46)内的微生物载体为组合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生态净化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二载体部(47)内的微生物载体为过滤毛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生态净化平台,其特征在于,过滤填充物为毛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生态净化平台,其特征在于,包裹层(42)为封闭包裹和半封闭包裹,封闭包裹方式为采用铁板、木板或其他实体板材的包裹,半封闭包裹为采用无纺布或过滤布的包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伟武,未经叶伟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32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栉片仿栉水母形深海中小型海水淡化器
- 下一篇:供水设备用离子还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