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便捷开孔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6102.6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陶君超;李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建乐孚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49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便捷 开孔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便捷开孔器支架。
背景技术
建筑装饰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简称。建筑装饰是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 结构、完善建筑物的物理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采用装饰装修材料 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过程。建筑装饰行业已经 成为建筑业中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装饰行 业是随着房地产热潮的逐步兴起,快速成长起来的朝阳产业。在建筑装修过 程中对建筑物进行开孔定位和开孔是非常重要的过程,现有的开孔方法是以 搭设移动式脚手架站人操作开孔器为主,这样的施工方式不仅成本高昂,而 且存在相当的危险性。
因此需要一种建筑便捷开孔器支架,可以固定在建筑物表面,可以自由 调节支架的位置和高度,支架成本低操作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便捷开孔器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 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便捷开孔器 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主体支架的下方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且主体支 架与副支架上均设置有两个移动转轴,所述主体支架与副支架通过辅助支架 连接,且辅助支架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主体支架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固定垫。
优选的,所述副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辅助支架通过移动转轴连接在主体支架与副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辅助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移动转轴通过龙骨固定在主体支架与副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便捷开孔器支架通 过高度调节装置与防滑固定垫实现超高度无措施天花开孔,节省相当的人工 与施工措施项,通过固定装置将开孔设备固定在副支架上使操作人员远离开 孔部位,极大的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主体支架为木方,轻便快捷, 原材料成本少,原材料重量轻,更好的一点是原材料好更改尺寸,如果主体 长度不够可在原基础上增加长度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便捷开孔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主体、2高度调节器、3防滑固定垫、4固定装置、5副支架、 6辅助支架、7固定龙骨、8移动转轴、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便捷开孔器支架, 包括支架主体1,所述主体支架1的下方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2,通过高度调 节装置2使支架的使用不受施工现场场地束缚可长可短,且主体支架1与副 支架5上均设置有两个移动转轴8,通过移动转轴8使支架的上下移动更加方 便,主体支架1与副支架5均为木方,轻便快捷,原材料成本少,原材料重 量轻,更好的一点是原材料好更改尺寸,如果主体长度不够可在原基础上增 加长度并以龙骨卡在木方上一达到固定作用,所述主体支架1与副支架5通 过辅助支架6连接,且辅助支架6设置有两个。
所述主体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固定垫3,通过防滑固定垫3可以将支 架固定在施工位置避免施工过程中支架发生侧滑导致施工事故,所述副支架5 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装置4,固定装置4便于开孔装置固定在支架上便于施工操 作,所述辅助支架6通过移动转轴8连接在主体支架1与副支架5上,所述 辅助支架6的一侧设置有把手9,通过把手9可以将支架进行向上和向下移动, 所述移动转轴8通过龙骨7固定在主体支架1与副支架5上,所有的支架接 口处都通过龙骨7固定可以使支架更加牢固稳定,支架使用更加快捷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建乐孚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建乐孚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6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无机抗菌纤维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PC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