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制动带及减速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7300.4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任强军;应元钞;叶芳芳;林华斌;叶克雷;蔡文丰;许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7/30 | 分类号: | D06F3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3254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机 减速 离合器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制动带及减速离合器。
背景技术
洗衣机减速离合器是全自动洗衣机中的主要传动部件,作用是降低电动机的转速和增加力矩,实现洗涤和脱水的切换。
制动带属于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制动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制动带通过滚压成型,形成一定形状,在洗涤时,制动臂处于初始状态,制动带通过抱紧制动轮,防止内桶跟转,在脱水状态下,制动带在制动臂牵引下松开制动轮,使输出轴与脱水轴作为一个整体,高速单向旋转达到离心脱水的目的。
在洗涤状态下,需要滚压成型后的制动带能完全抱紧制动轮,而在脱水状态下,制动带又需要一定的张度保持完全脱开制动轮的状态。通常我们在制动带上增加加强筋的方式提高制动带的刚性及张度。为保证制动带的制动效果,加强筋长度应尽可能贴近制动带两端销孔位置。
目前制动带端部往往采用铆接式连接方式,通过在制动带两端钻孔再进行铆接,为保证铆接效果,需要端部留出足够的空间,导致加强筋长度被缩短,进而影响了制动带的制动效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制动带,具体地,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制动带,包括带体,带体为扁平条状结构,带体的至少一端安装在制动臂上,所述带体与制动臂相连接的一端具有反向弯折的弯折部,弯折部与带体之间形成安装孔,弯折部的自由端与带体之间焊接成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弯折部与带体之间具有至少三个焊点。
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孔处的带体宽度收窄,弯折部的自由端与带体宽度相同,所述的弯折部与带体之间具有三个焊点,两个焊点设置在弯折部与带体宽度相同处,且对称设置在带体中心线两侧,另一个焊点设置在带体宽度收窄处。
进一步地,所述的带体两端分别安装在制动臂上,带体的两端分别具有反向弯折的弯折部,两端弯折部分别与带体之间形成安装孔,两端弯折部的自由端与带体之间焊接成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带体的一端为第一弯折部,对应具有第一安装孔;另一端为第二弯折部,对应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安装在制动臂上的远端,第一弯折部的长度长于第二弯折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弯折部与带体之间具有第一焊点、第二焊点和第三焊点,第一焊点靠近第一安装孔设置;所述的第二弯折部与带体之间具有第四焊点、第五焊点和第六焊点,第四焊点靠近第二安装孔设置;所述的第一焊点与第一安装孔之间的距离等于第四焊点与第二安装孔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焊点与第三焊点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五焊点与第六焊点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与带体之间焊点的直径不小于4mm。
进一步地,所述的带体上设置加强筋,加强筋沿着带体的中心线设置,加强筋的长度不小于带体长度的85%。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的减速离合器制动带的洗衣机减速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制动带,将带体两端现有的铆接方式改为焊接,不必考虑铆接的铆接孔的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带体两端的连接长度,可加长带体上加强筋长度,在制动带滚压成型时避免产生弯曲变形,且在制动臂打开制动带脱开制动轮时保证制动带的张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洗衣机减速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洗衣机减速离合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棘爪臂的主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棘爪臂的左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棘爪臂的后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棘爪臂的右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图6中B-B面的剖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洗衣机减速离合器的剖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的离合机构的爆炸图;
图10本实用新型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制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制动带的俯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制动带加强筋的剖视图;
图13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制动带的安装孔端局部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73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自动晾衣架
- 下一篇:一种烧毛机火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