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拔火罐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8890.2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9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兵;张泓;谭洁;曾序求;艾坤;邓石峰;周予婧;易细芹;许明;黄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9/00;A61L9/2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 |
地址: | 410208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拔火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理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拔火罐。
背景技术
拔罐疗法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拔火罐”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的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泄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拔罐疗法需要专门的器具进行,称之为拔火罐,拔火罐种类多样,包括竹筒火罐、陶瓷火罐、玻璃火罐、抽气罐等。其中南方产竹,因此多用竹罐,但竹罐易燥裂漏气,且不透明,难以观察罐内皮肤反应;陶瓷罐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广泛用于北方农村;玻璃火罐清晰透明,便于观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被广泛接受应用。但无论是陶瓷罐还是玻璃火罐,导热快、易烫伤且容易破损。同时,过吸时会对被治疗者造成较大的疼痛感,而且火罐中残留的病菌会对伤口造成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控性强,舒适,效果佳的拔火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拔火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支撑板分隔为第一内腔室和第二内腔室,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内腔室顶部设置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内腔室内设置有微型真空泵,所述微型真空泵上设置有抽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抽气管穿过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内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室一侧设置有加热器,另一侧设置有紫外线发射器,所述第二内腔室顶部设置有压力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所述罐体外部设置有储药瓶,所述储药瓶顶部设置有进药口,所述储药瓶底部设置有排药管,所述排药管穿过所述罐体和所述第二内腔室连通,所述排药管的端部设置有喷雾头,所述微型真空泵、加热器、紫外线发射器、温度检测器和压力检测器均和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器和控制按钮。
优选的,所述排药管为L型。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采用红外加热器或者微波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气孔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所述排药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门,所述第一电磁阀门和所述第二电磁阀门均和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U型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喷雾头包括喷射球体,所述喷射球体包括左喷射球体和右喷射球体,所述左喷射半球和右喷射半球端部均设置有喷射管,所述喷射管端部设置有喷射板,所述喷射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高压喷头。
优选的,所述喷射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喷射管和所述高压喷头的喷射孔,所述喷射管和所述高压喷头均安装在所述喷射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拔火罐,可控性强,舒适,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示意图。
图中:1、罐体,2、支撑板,3、第一内腔室,4、第二内腔室,5、控制面板,51、液晶显示器,52、控制按钮,7、第二排气孔,8、第一排气孔,11、微型真空泵,12、排气管,13、抽气管,14、压力检测器,15、温度检测器,16、加热器,17、紫外线发射器,18、储药瓶,19进药口,20、排药管,21、喷雾头,22、喷射球体,23、喷射管,24、喷射板,25、高压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湖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8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医用洗胃管配套使用的辅助连接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引火棉的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