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1310.5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5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铮;徐光辉;金琦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光辉 |
主分类号: | B62H5/06 | 分类号: | B62H5/06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马尚伟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防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装置,特别是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中国人最常用的一种交通工具;数量之多为世界之首,自行车被盗是常有的事,有自行车的人家多数丢过自行车,大多数自行车丢失的原因都是因为车锁被小偷破坏而至。小偷破坏车锁的常用方法是使用各种钥匙将车锁打开,或者使用各种工具将锁芯破坏。现有的许多种车锁,锁芯都暴露在外面,从而给小偷造成可乘之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该自行车防盗装置能够将自身隐蔽和保护起来,不容易被破坏,提高自行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其特征点在于,包括:
自行车的前叉立管及与前叉立管连接的管状横梁,所述的前叉立管与管状横梁的连接处设有通孔;
竖直地设在前叉立管内的龙头转向杆,龙头转向杆上与所述的通孔相对的部位上设有插孔;
设在所述的管状横梁内的防盗结构,包括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的通孔插入所述的插孔的杆体,所述的杆体的另一端与设在管状横梁内的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的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杆体沿管状横梁的轴向运动,所述的动力装置与设在管状横梁内的电源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通孔为螺纹孔,所述的杆体为与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杆,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所述的杆体与步进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气缸,所述的杆体与气缸的推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防盗结构还包括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与所述的动力装置连接并控制动力装置运动,所述的单片机连接蓝牙模块、GSM通讯模块和GPS模块。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电源装置为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用于与市电连接的送电线圈及与动力装置连接的蓄电池和与蓄电池连接的受电线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隐蔽性好,从外面看不清作为防盗结构的具体形状,很难遭到破坏,防盗效果好,大大提高了自行车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合高端的碳纤维自行车使用效果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包括:
自行车的前叉立管5及与前叉立管5连接的管状横梁1,所述的前叉立管5与管状横梁1的连接处设有通孔21;
竖直地设在前叉立管5内的龙头转向杆3,龙头转向杆上与所述的通孔21相对的部位上设有插孔32;
设在所述的管状横梁1内的防盗结构,包括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的通孔21插入所述的插孔32的杆体4,所述的杆体4的另一端与设在管状横梁1内的动力装置41连接,所述的动力装置41用于驱动杆体4沿管状横梁1的轴向运动,所述的动力装置41与设在横梁内的电源装置连接,杆体4的材料可以选用不锈钢。
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装置中:通孔21为螺纹孔,所述的杆体4为与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杆,所述的动力装置41包括步进电机,所述的杆体4与步进电机连接。步进电机选用型号为28BYJ48的步进电机。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正转,带动螺杆向前运动,螺杆插入龙头转向杆3的插孔32,使龙头转向杆3锁定;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反转,带动螺杆向后运动,螺杆脱离龙头转向杆3的插孔32,使龙头转向杆3解锁。
实施例3,实施例1或2所述的自行车防盗装置中:动力装置41包括气缸,所述的杆体4与气缸的推杆连接。单片机控制气缸的推杆带动杆体4前进,杆体4插入龙头转向杆3的插孔32,使龙头转向杆3锁定;单片机控制气缸的推杆带动杆体4回退,杆体4脱离龙头转向杆3的插孔32,使龙头转向杆3解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光辉,未经徐光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1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坐垫和车架之间的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停放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