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萘系减水剂尾气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3183.2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周芬;马双平;朱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苏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18;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2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萘系减 水剂 尾气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萘系减水剂尾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萘系减水剂生产工艺通常是由工业萘经浓硫酸高温磺化、水解后与甲醛缩合,再以碱中和而成,因此,萘系减水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升华萘、硫酸和甲醛挥发物等尾气,其中,磺化工序产生的尾气由升华萘和硫酸挥发物组成,缩合工序产生的尾气由升华萘和甲醛挥发物组成,中和工序产生的尾气由甲醛挥发物和水蒸气组成。在上述这些尾气中,工业萘作为萘系减水剂生产的主要原料,不仅用量最大,而且价格昂贵,硫酸挥发物酸性较强,会腐蚀生产设备,甲醛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因此,如果尾气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原料损失,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萘系减水剂尾气回收系统,该系统能净化萘系减水剂的尾气并回收其中的工业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萘系减水剂尾气回收系统,包括密闭的萘回收房、废液池、密闭的喷淋塔、水池、风机和烟囱,萘回收房通过管道分别与废液池和喷淋塔连接,喷淋塔的顶部通过管道依次与风机和烟囱连接、底部通过管道与水池连接,萘回收房上分别设有通入缩合尾气和磺化尾气的管道,喷淋塔上设有通入中和尾气的管道。
进一步地,萘回收房被隔板分隔成若干个依次相接的萘回收仓,隔板上设有开口,通入磺化尾气的管道设在位于尾气流向首端的萘回收仓上,通入缩合尾气的管道设在中部的萘回收仓上,位于尾气流向末端的萘回收仓通过管道分别与废液池和喷淋塔连接。
进一步地,开口沿尾气流向交替设置在隔板的上部或下部。
进一步地,水池通过管道依次与循环泵和喷淋塔内的喷淋头连接,水池与自来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喷淋塔内设有多级塔板。
进一步地,萘回收房内壁上设有耐酸碱腐蚀的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风机起到确保系统中尾气流向以及维持系统正常气压的作用,烟囱用于排放风机的抽取的气体以及逸漏的气体;萘的凝固点是80.5℃,磺化尾气由升华萘和硫酸挥发物组成,升华萘冷却后留在萘回收房中,硫酸挥发物通过管道进入废液池,缩合尾气由升华萘和甲醛挥发物组成,升华萘冷却留在萘回收房中,甲醛挥发物通过管道进入废液池;中和尾气由甲醛挥发物和水蒸气组成,喷淋塔内的喷淋头喷雾使甲醛挥发物和水蒸气液化并流入水池;该系统对磺化、缩合和中和三个工序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不仅净化了萘系减水剂的尾气还回收了其中的工业萘,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原料成本。
2.将萘回收房分隔成若干个萘回收仓,通过多级冷却与回收不仅节约了空间还提高了处理效率,磺化尾气温度较高,所以需要较长的冷却时间,因此直接通入尾气流向首端的萘回收仓,缩合尾气温度远低于磺化尾气且含有的升华萘较少,因此通入中部的萘回收仓。
3.开口起到连通相邻萘回收仓的作用,开口交替设置,延长了尾气的路径,延长了尾气的冷却时间,提高了处理效果。
4.喷淋塔及水池通过循环泵循环用水,节约了水资源,自来水管用于补充水源。
5.多级塔板增加了喷淋水与中和尾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喷淋回收效率。
6.耐酸碱腐蚀的涂层用于防止长时间工作腐蚀导致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萘回收房;2-喷淋塔;3-循环泵;4-风机;5-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萘系减水剂尾气回收系统,包括密闭的萘回收房1、废液池、密闭的喷淋塔2、水池、风机4和烟囱5,萘回收房1通过管道分别与废液池和喷淋塔2连接,喷淋塔2的顶部通过管道依次与风机4和烟囱5连接、底部通过管道与水池连接,萘回收房1上分别设有通入缩合尾气和磺化尾气的管道,喷淋塔2上设有通入中和尾气的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苏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苏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3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