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游泳棒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6264.8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7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丁理超;丁裕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市圣柔得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135 | 分类号: | B63C9/135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吴辉辉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游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泳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游泳棒。
背景技术
游泳棒是目前较常用的游泳辅助用具,但现有的游泳棒大多为直线形,不易弯曲,游泳者不易坐骑在游泳棒上,游泳者趴在游泳圈上游泳时,也易从游泳棒上翻落水中,有些可以弯曲的结构也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还有就是现有游泳棒都是采用充气,当使用时间长或者被刺破后,游泳棒内的气体被排出,就会失去救生作用,对使用者产生安全危险。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故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功能多样化,并且可保证安全的一种多功能游泳棒。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游泳棒,包括呈长条形的浮力棒和连接环;浮力棒采用珍珠泡沫绵材料制成,浮力棒的两端设有可拆卸连接件,该连接环将浮力棒的端部包围并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形成游泳棒;还包括三角裤,三角裤活动连接于浮力棒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浮力棒上设有至少三个连接扣,该连接扣通过细绳活动连接于浮力棒上;所述三角裤上设有与连接扣相匹配的连接孔;该连接孔贴合并可拆式连接于连接扣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浮力棒上形成有与连接扣位置相对应的凹口,所述细绳紧固于凹口内并限定连接扣的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口沿浮力棒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布设,该凹口的宽度不小于细绳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扣均匀分布于浮力棒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拆卸连接件为暗扣、纽扣、魔术贴或者拉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环中部对称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的内径与连接环的内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通过该游泳棒采用采用柔软免充气材料制成,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有效解决现有游泳棒充气后,使用时破裂的风险;同时,该游泳棒上设有三角裤,便于使用者的同时,也提升了游泳棒的安全性,同时,该游泳棒也可单独使用,使用功能多样化,操作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浮力棒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浮力棒与三角裤连接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浮力棒与三角裤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浮力棒1,连接环2,可拆卸连接件3,三角裤4,连接扣5,细绳6,连接孔7,凹口8,贯通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多功能游泳棒,包括呈长条形的浮力棒1和连接环2;浮力棒1采用珍珠泡沫绵材料制成,浮力棒1的两端设有可拆卸连接件3,该连接环2将浮力棒1的端部包围并通过可拆卸连接件3连接形成游泳棒;类似于游泳圈,但是比游泳圈使用方便和多样化,该浮力棒1上连接有三角裤4,三角裤4活动连接于浮力棒1上;浮力棒1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三角裤4结合起来同时使用,针对不同的使用人群,增加了该游泳棒的适用范围。
浮力棒1上设有至少三个连接扣5,该连接扣5通过细绳6活动连接于浮力棒1上;所述三角裤4上设有与连接扣5相匹配的连接孔7;该连接孔7贴合并可拆式连接于连接扣5上;通过连接孔7与连接扣5的连接,方便我们收纳和使用的方便。
浮力棒1上形成有与连接扣5位置相对应的凹口8,所述细绳6紧固于凹口8内并限定连接扣5的移动;避免细绳6在浮力棒1上滑动,带动连接扣5移动,进而影响三角裤4的重心不稳,给使用者带来倾倒的风险。
凹口8沿浮力棒1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布设,该凹口8的宽度不小于细绳6的外径;通过设置左右对称的凹口8,细绳6的连接紧固更加方便,同时,使用的安全性也大大增加;
连接扣5均匀分布于浮力棒1上;可拆卸连接件3为暗扣、纽扣、魔术贴或者拉链。
连接环2中部对称设有贯通孔9,该贯通孔9的内径与连接环2的内径一致;并且该连接环2的内径与浮力棒1的外径相对应;这样便于连接环2与浮力棒1的套合连接;设置贯通孔9,便于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两根相互垂直的浮力棒1,与连接环2的前后端口和贯通孔9的左右端口相互卡接,增加了安全性和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市圣柔得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平湖市圣柔得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62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模块化AUV尾部布置结构
- 下一篇:弹射式水上救生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