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牵引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7705.6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9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晴;秦飞;徐培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 |
主分类号: | A61C7/10 | 分类号: | A61C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袁静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牵引支架。
背景技术
安氏III类错牙合是指磨牙关系近中、前牙反牙合(或对刃)的一类错牙合。临床上,将安氏III类畸形分为牙源性、功能性和骨性三类。骨性III类错牙合是由颌骨的形态发育异常、位置异常而引起的。在生长发育期,对骨性III类错牙合的青少年患者进行前牵引是目前比较认可的治疗方法,但是目前口内的固位装置是利用天然牙作为支抗进行牵引,牙齿本身在受力以后就会有向前移动的趋势,故会影响上颌骨向前移动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牵引支架,配合现有的口外支架矫治骨性III类错牙合,将上颌可利用的天然牙和腭中缝附近的微种植支抗钉连接为一个整体,在牵引时就可以获得比较稳固的支抗,颌骨前移的量获得最大化,显著改善错牙合症状。
前牵引支架,包括左翼、右翼及设有支抗钉固定孔的连接杆,所述左、右翼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左翼包括相连的上颌左侧固位体和左侧牙合垫,所述右翼包括相连的上颌右侧固位体和右侧牙合垫,所述左、右侧牙合垫的牙合方为解剖式牙合垫,所述左、右侧牙合垫根方侧的端面与固位体牙合方侧的端面相连,上颌左、右侧固位体对应于尖牙颊侧面处向牙槽嵴延伸形成牵引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颌左侧固位体与上颌左侧后牙形状相适应并包覆上颌左侧后牙,所述上颌右侧固位体与上颌右侧后牙形状相适应并包覆上颌右侧后牙。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牙合垫与下颌左侧后牙相对应咬合,右侧牙合垫与下颌右侧后牙相对应咬合。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与上腭表面形状相适应。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抗钉固定孔至少有两个,设置于连接杆对应于腭中缝附近区域的位置,所述腭中缝附近区域是指距离腭中缝不超过2mm的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中“牙”、“合”组成一个左右结构的字。
采用本实用新型,配合现有的口外支架矫治骨性III类错牙合,将上颌可利用的天然后牙和腭中缝附近的微种植支抗钉连接为一个整体,在牵引时就可以获得比较稳固的支抗,颌骨前移的量获得最大化,显著改善错牙合症状。前牵引支架与上颌后牙是利用玻璃离子进行固定连接,所以治疗时机相对于传统方法可以提前半年左右,充分利用患者的生长发育时间。对于部分萌出的后牙,在矫治器设计时可以留有相应的空间,待其萌出到位后再将其纳入支抗体系。本实用新型是固定在上颌后牙和微种植钉,牙合垫不影响患者的咀嚼,有利于患者尽快适应,尽早获得患者的配合,最终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其中1-右翼,2-左翼,3-连接杆,12-上颌右侧固位体,13-右侧牙合垫,21-上颌左侧固位体,22-左侧牙合垫,31-支抗钉固定孔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其中12-上颌右侧固位体,13-右侧牙合垫,14-下颌第一磨牙,15-下颌第一前磨牙,16-牵引圈。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口外支架配合使用状态图,其中4-口外支架,6-橡皮圈。
具体实施方式
前牵引支架,包括左翼2、右翼1及设有支抗钉固定孔31的连接杆3,左翼2、右翼1通过连接杆3相连,所述左翼2包括相连的上颌左侧固位体21和左侧牙合垫22,所述右翼1包括相连的上颌右侧固位体12和右侧牙合垫13,所述左、右侧牙合垫的牙合方为解剖式牙合垫,因此左、右侧牙合垫能够与下颌牙形成良好的咬合关系,所述左、右侧牙合垫根方侧的端面与固位体牙合方侧的端面相连,上颌左、右侧固位体对应于尖牙颊侧面处向牙槽嵴延伸形成牵引圈16。
上颌左侧固位体与上颌左侧后牙形状相适应并包覆上颌左侧后牙,上颌右侧固位体与上颌右侧后牙形状相适应并包覆上颌右侧后牙。
连接杆与上腭表面形状相适配。
左侧牙合垫与下颌左侧后牙相对应咬合,右侧牙合垫与下颌右侧后牙相对应咬合。
支抗钉固定孔至少有两个,设置于连接杆对应于腭中缝附近区域的位置,所述腭中缝附近区域是指距离腭中缝不超过2mm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配合骨性III类错牙合口外支架的使用方法如下:取模,采用铸造方法制作本实用新型的上颌左、右侧固位体及连接上颌左、右侧固位体的连接杆,上颌左、右侧固位体包覆自第一前磨牙到第一磨牙范围内牙齿。口内试戴,确定咬合关系,制作左、右侧牙合垫,牙合垫均为后牙牙合垫。
左侧牙合垫根方侧的端面通过固位钉与上颌左侧固位体牙合方侧的端面相连,采用相同方法将右侧牙合垫通过固位钉与上颌右侧固位体相连,牙合垫牙合方侧与下后牙咬合良好。利用8盎司橡皮圈6将上颌左、右侧固位体上的牵引圈分别与口外支架4牵引杆相连,进行牵引。本实用新型的口内使用状态如图2所示,与口外支架的连接关系见图3。采用本实用新型,配合现有的口外支架矫治骨性III类错牙合,将上颌可利用的天然后牙和腭中缝附近的微种植支抗钉连接为一个整体,在牵引时就可以获得比较稳固的支抗,颌骨前移的量获得最大化,显著改善错牙合症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未经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7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托槽定位器
- 下一篇:一种血站用多功能器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