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木圈梁的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7738.0 | 申请日: | 2016-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党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党征 |
主分类号: | E04B2/70 | 分类号: | E04B2/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圈梁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木圈梁的墙体。
背景技术
夯土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使用广泛。夯土建筑除了取材方便、经济实用之外,还具有承载力以及整体性强,热工性能优越等特点。加之成套的夯筑技术早已成熟,因而至今许多农村仍使用传统夯土技术建造土房。
夯土民居建筑多采用木结构与夯土墙,尽管夯土墙的整体性好,刚度大,但由于木结构用料较细,导致木结构抗侧移刚度不足,在地震中侧向形变较大,甚至垮塌。普通意义的圈梁是指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混凝土梁,以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但是钢筋混凝土圈梁在用于夯土建筑时,却由于质量过大反而导致夯土建筑重心过高,容易倾覆倒塌。同时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圈梁截面为方形,对墙体的牵拉性较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侧移能力强的带木圈梁的墙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木圈梁的墙体,包括夯土墙、设在夯土墙内的木圈梁、木柱子及连接夯土墙与木柱子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带木圈梁的墙体还包括设在夯土墙与木柱子之间的木垫块及强化件,所述木垫块设在靠近夯土墙的一侧且所述强化件设在靠近木柱子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木圈梁呈楔形且所述木圈梁的横截面为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木圈梁的大头端至于夯土墙内且小头端延伸至夯土墙内壁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头部及自头部向外延伸的杆部,所述杆部依次穿过木柱子、强化件及木垫块。
进一步地:所述强化件包括靠近木柱子的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外延伸且嵌入木圈梁内的延伸部。
进一步地:所述强化件内设有收容连接件杆部的收容腔。
进一步地:所述杆部与收容腔之间通过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强化件为金属材质制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带木圈梁的墙体至少存在以下优点:所述带木圈梁的墙体在木柱子与夯土墙之间设有金属材质的强化件,强化件与连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结构简单,不仅可以更方便的连接,而且可以更好的增加墙体的抗侧移能力,增加墙体的牵拉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夯土墙;2、木圈梁;3、木柱子;4、木垫块;5、强化件;50、延伸部;6、连接件;60、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木圈梁的墙体,包括夯土墙1、设在夯土墙1内的木圈梁2、木柱子3及连接夯土墙1与木柱子3连接的连接件6,所述带木圈梁的墙体还包括设在夯土墙1与木柱子3之间的木垫块4及强化件5,所述木垫块4设在靠近夯土墙1的一侧且所述强化件5设在靠近木柱子3的一侧。
木圈梁2呈楔形且所述木圈梁2的横截面为梯形。木圈梁2的大头端至于夯土墙1内且小头端延伸至夯土墙1内壁面。连接件6包括头部及自头部向外延伸的杆部60,所述杆部60依次穿过木柱子3、强化件5及木垫块4。强化件5包括靠近木柱子3的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外延伸且嵌入木圈梁2内的延伸部50。强化件5内设有收容连接件6杆部60的收容腔。杆部60与收容腔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强化件5为金属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带木圈梁的墙体在木柱子3与夯土墙1之间设有金属材质的强化件5,强化件5与连接件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结构简单,不仅可以更方便的连接,而且可以更好的增加墙体的抗侧移能力,增加墙体的牵拉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党征,未经党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77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种植式墙体结构
- 下一篇:减震防震降噪钢结构梁柱一体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