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光发电路灯灯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9576.4 | 申请日: | 2016-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1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神州汉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17/12;F21V19/00;F21V23/00;F21V29/83;F21W131/103;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何龙 |
地址: | 3534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光 发电 路灯 灯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光发电路灯灯头。
背景技术
现有路灯一般采用电网供电,也有少数采用太阳能供电。目前太阳能路灯需要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发电,而在阳光不充足的阴天、雨天则不能进行发电,夜间无法对路面进行照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光发电路灯灯头,能够采集弱光,在阳光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可进行发电。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光发电路灯灯头,包括灯体、蓄电池、灯组和太阳能板,所述蓄电池设于所述灯体内,所述灯组设于所述灯体底部,所述太阳能板设于所述灯体顶部,所述蓄电池包括充电端和放电端,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充电端连接,所述灯组与所述放电端连接,所述太阳能板包括单晶硅片和非晶硅薄膜,所述非晶硅薄膜贴合于所述单晶硅片的背光面。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微光发电路灯灯头,灯头中的灯组为光源,灯组的电能来源于太阳能板,节能环保。白天,太阳能板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发电,并储存在蓄电池中;夜间,蓄电池为灯组提供电能进行照明。由于太阳能板包括单晶硅片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板在发电过程中,非晶硅薄膜可对弱光进行采集,即使在阳光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可进行发电,保证夜间能够正常照明。
进一步地,灯头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太阳能板连接,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充电端连接,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放电端连接,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灯组连接。
第一控制器可自行对充电电压、充电电流进行控制,并保持在恒定状态下,对蓄电池具有安全保护的作用。第二控制器可自行对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进行控制,并保持在恒定状态下,对灯带具有安全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地,灯组包括固定座和若干LED灯,固定座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一个LED灯对应设置于一个通孔内。
采用多个LED灯进行照明可保证灯头照射亮度。LED灯通电后,光线将以LED灯为中线向四周照射,光线方向较为分散,固定座中的通孔可起到聚光作用,可将LED灯所发出的光线向路面照射。
进一步地,通孔为锥孔。
分散的光线照射到锥孔的侧壁上后会经多次反射最终向路面照射,可减少光线的流失,聚光效果更加。
进一步地,LED灯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目前,路灯灯头中采用的LED灯的截面均为圆形,照射出的光线很分散,除需要照射的道路以外的区域也被照亮,由于一部分光线分散到非必要照射的区域,导致道路上需要照射的区域的光线较弱,道路上相邻的两个灯头需保持较近的距离才可避免出现盲区。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反复尝试,将LED灯的截面设置为椭圆形可很好的改善上述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灯体包括灯框和底板,所述底板设于所述灯框的底部,所述灯组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有灯罩,所述灯组位于所述灯罩内。
灯框为主要受力件,底板为载体,蓄电池可固定于底板上,太阳能板设于灯框顶部后,底板、灯框和太阳能板三者将形成容纳空间,通电导线和蓄电池均可设于容纳空间内。灯罩与底板连接后,可将灯组中所有LED灯与外界隔绝,避免LED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保证了其正常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底板上开设有散热孔。
LED灯发光的同时将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将传递到底板与太阳能板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容纳空间内温度过高会影响到容纳空间内的零部件的寿命。为使容纳空间内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到外界,在底板上开设散热孔。
进一步地,非晶硅薄膜的下表面设有反光隔热片。
白天,太阳能板发电时,光线照射到非晶硅薄膜的下表面的反光隔热片上后,光线将发生反射,太阳能板可再次吸收光能进行发电,提高了对光能的利用率。夜间,LED灯通电进行照明时,LED灯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容纳空间内后,反光隔热板可减少容纳空间内的热量传递到太阳能板中,保证了太阳能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灯头还包括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第一堵头与灯体固定连接,第一堵头通过螺栓与第二堵头转动连接。
第二堵头用于与道路上的灯杆连接,第二堵头与灯杆连接后便可实现整个灯头固定。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转动连接,可对灯头的照射角度进行调节,调节到合适角度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堵头上与第二堵头的接触表面设有第一齿形部,第二堵头上与第一堵头的接触表面设有与第一齿形部相匹配的第二齿形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神州汉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神州汉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9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尘式路灯
- 下一篇:一种具有无线传感和温度调节的智能LED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