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生理膜片钳灌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9648.5 | 申请日: | 2016-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4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彭昌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昌兰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4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理 膜片 灌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生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生理膜片钳灌流装置。
背景技术
1976年德国人ErwinNeher和BertSakmann将微电极用于细胞膜表面测量,首次在蛙胸皮肌细胞膜上记录到离子单通道电流,直接证实了离子通道的存在,从而产生了膜片钳技术。在电生理学实验领域,运用膜片钳记录电生理学信号的实验十分常见。
为了测量在不同药物对细胞中的离子通道的影响,通常需要在膜片钳实验中实施灌流。例如,需要检验某种毒素是否对某种离子通道的影响,则需要在细胞封接后记录电流数据,然后通过在细胞周围快速给药再次记录电流数据即可对比数据判断该毒素对离子通道的影响。以往多采用橡皮泥等简单设备固定灌流管进行实验,经常出现灌流管固定不良影响实验的情况,也有精密的灌流装置,但是结构复杂,且成本非常高。
另外,以往细胞灌流多采用全换液方式,这种方式需要药物溶液输入和原始浴液抽离等流速,设备复杂、要求较高,操作繁琐,所以现在多采用局部换液。局部换液的方式快速、稳定、设备要求低,在局部换液细胞灌流实验中,一个运行稳定的加药头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现有的加药头往往成本较高,且不便于清洗,只能将清洗用的蒸馏水按照灌流方向对加药头进行自然清洗,清洗时间太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生理膜片钳灌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生理膜片钳灌流装置,包括磁力座、固定于磁力座上的竖直延伸的固定杆、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且水平设置的灌流支架,所述灌流支架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通孔,每个通孔用于搁置一个容纳有灌流液体的注射管,每个注射管通过一个三通阀与一根灌流管连通,所有的灌流管汇聚在一起与一个加药头连接;
所述灌流管为硅胶管,所述加药头包括玻璃管以及套设在所述玻璃管内的5-9根涂覆有聚酰亚胺涂层的石英管,所述玻璃管的一端具有一个在酒精灯上加热烧化拉出来的加药孔,石英管与玻璃管之间的缝隙用防水粘合剂填塞密封,石英管一端延伸至玻璃管的加药孔一端、石英管另一端从所述玻璃管的开放端延伸出来以用于与所述硅胶管套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生理膜片钳灌流装置中,所述硅胶管的外径为2.5mm且内径为1mm,所述玻璃管的外径为3.5mm且内径为2.5mm,所述石英管的外径为300um且内径为100u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生理膜片钳灌流装置中,所述灌流支架的中心设置有一个具有被所述固定杆穿设的安装管孔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一个调节螺母与所述固定杆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生理膜片钳灌流装置中,所述固定杆由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组成,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有可调节口径的螺纹口,可调节口径的螺纹口套接有调节螺母,第二固定部穿过第一固定部的管孔,调节螺母上下调节使可调节口径的螺纹口收缩至第二固定部外径。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生理膜片钳灌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灌流装置,结构简单成本降低;且灌流管为硅胶管,加药头由玻璃管以及石英管组成,玻璃管在酒精灯上加热烧化拉出来的一个加药孔,整个加药头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清洗时可以利用连接了橡胶管的注射管对其进行清洗,清洗时直接将橡胶管从加药孔一端套设在玻璃管上,实现反向从加药孔处推入液体对加药头进行清洗,简单、快速、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加药头清洗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电生理膜片钳灌流装置包括:磁力座3、固定于磁力座3上的竖直延伸的固定杆1、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固定杆1上且水平设置的灌流支架2,所述灌流支架2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通孔20,每个通孔20用于搁置一个容纳有灌流液体的注射管4,每个注射管4的底部通过一个三通阀5与一根灌流管6连通,所有的注射管4的灌流管6汇聚在一起与一个加药头连接。在实验之前需要将加药头固定到试验台上的加药臂上,然后通过调节加药臂的位置将加药头移动至显微镜的视野范围的边缘即可。图中9代表盛装了外液的培养皿,生长了细胞的玻片置于该培养皿9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昌兰,未经彭昌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96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