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排种肥同穴播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1281.0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6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裴艳军;康润林;吴振先;杨卫萍;刘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鼎圣精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6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肥 穴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排种肥同穴播种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农业中,无论是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还是有机农业都提倡精准农业理念,通过实施精准操作,可在尽量不减产的情况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精准操作包括精量播种和精量施肥,现有的播种机械已经基本实现了精量播种,如玉米、大豆、马铃薯等精量播种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精准施肥的主要特点:合理施用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和节约水资源;节本增效,省工省时,优质高产;使农作物的物质营养得到合理利用,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现在市场的种肥同播一体机也基本实现化肥的精量播种,采用的主要方式是种肥异穴,即化肥与种子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烧根。
现在在生物有机肥的规模推广试验中,研究发现经过完全腐熟的生物有机肥最佳施肥方式是种肥同穴播种,即种子和肥料放在同一穴中,种肥同穴的优点是比种肥异穴更合理利用肥料,更节约水资源,使农作物的物质营养更能得到合理利用,更能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但市场上现有的播种器无法满足种肥同穴的播种要求,现有技术还没有解决种肥同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排种肥同穴播种器,结构简单实用,可实现种肥同穴的播种要求,播种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排种肥同穴播种器,包括施肥管1、左播种管2、右播种管3和分肥器4,施肥管1、左播种管2、右播种管3和分肥器4焊接连接,施肥管1的内孔通过分肥器4分别与左播种管2的内孔和右播种管3的内孔相连通,所述的左播种管2和右播种管3为弯曲状,其弯曲角度为A,A的数值为91°~179°之间,其之间有夹角B,B的数值为10°~179°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实用,可实现种肥同穴的播种要求,采用左右双排管播种,播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双排种肥同穴播种器,包括施肥管1、左播种管2、右播种管3和分肥器4,施肥管1、左播种管2、右播种管3和分肥器4焊接连接,施肥管1的内孔通过分肥器4分别与左播种管2的内孔和右播种管3的内孔相连通,所述的左播种管2和右播种管3为弯曲状,其弯曲角度为120°,其之间的夹角为80°。
该播种器安装在播种机上,种子通过左、右播种管落下,有机肥通过施肥管落下,经分肥器落入左、右播种管内,与种子混合并同时埋入土中。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鼎圣精工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鼎圣精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1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量穴施肥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盐碱地改良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