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汲工具密闭自锁式气动防喷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4419.2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9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祥斌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22205 | 代理人: | 王阳 |
地址: | 134000 吉林省通化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密闭 气动 防喷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口工具,即抽汲工具密闭自锁式气动防喷盒。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抽汲排液是试油试采作业中的重要过程,抽汲工具是抽汲排液作业中的必备工具。在抽汲作业时,钢丝绳上的井液(原油及其它液体)会随着钢丝绳被带入高空,随风飘落,严重污染作业环境同时亦对大地造成污染。随着国家对于各产业环保作业的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对于环保作业,防止环境污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喷盒就是根据行业要求,发明人自主研发的抽汲排液环保作业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抽汲工具密闭自锁式气动防喷盒,结构合理,运行可靠,有效去除钢丝绳上井液,利于环境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抽汲工具密闭自锁式气动防喷盒,包括下外筒,下外筒低端连接有锥座接头;下外筒内沿轴向有气囊胶筒、刮油胶体;气囊胶筒外表面与下外筒内表面之间形成气腔,下外筒上有进气嘴。
上述方案中:
外筒上连接有上外筒,上外筒内有两瓣锥形胶棒,上外筒上端有压帽。
下外筒与锥座接头之间连接有球头接管、球座接头。
刮油胶体为螺旋胶棒。
本新型的主要功能是解决钢丝绳上附着的井液不带出井口,起到环保作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新型由三部分组成,两瓣锥形胶棒密封,螺旋胶棒和气囊胶筒密封及万向连接,自动调节本新型与抽汲车钢丝绳、井口角度,减小钢丝绳与防喷盒等工具的磨损,提高防喷盒及钢丝绳的使用寿命。2、采用螺旋胶棒和气囊胶筒密封,使得抽汲过程中,通过手动泵在气囊胶筒与下外筒的环空之间通过进气嘴给予一定的压力,气囊胶筒压缩螺旋胶棒,螺旋胶棒与钢丝绳贴紧,并有一定的压力,确保钢丝绳上的井液刮落到井内,清洁效果好。3、采用两瓣锥形胶棒密封,方便安装与更换,有利于调节胶棒对钢丝绳的压力。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零部件名称如下:压帽1,双联开口上垫2,双联开口下垫3,两瓣锥形胶棒4,上外筒5,半圆锥垫6,下外筒7,螺旋胶棒8,气囊胶筒9,中间接管10,球头压帽11,半圆压环12,球头接管13,球座接头14,连接耳销15,连接耳套16,锥座接头17,胶筒18,密封件19,安全销20,进气嘴21。
参见图1,一种抽汲工具密闭自锁式气动防喷盒包括下外筒7,下外筒7低端连接有锥座接头17;下外筒7内沿轴向有气囊胶筒9、螺旋胶棒8;气囊胶筒9外表面与下外筒7内表面之间形成气腔,下外筒7上有进气嘴21。
外筒7上连接有上外筒5,上外筒5内有两瓣锥形胶棒4,上外筒5上端有锥形胶棒压帽1。下外筒7与锥座接头17之间连接有球头接管13、球座接头14。
两瓣锥形胶棒4方便安装与更换,有利于调节胶棒对钢丝绳的压力。采用双联开口上垫2,双联开口下垫3具有方便安装钢丝绳,保证钢丝绳的轴向定位,防止钢丝绳偏磨胶棒。半圆压环12具有方便安装钢丝绳,保证钢丝绳的轴向定位,防止钢丝绳偏磨胶棒,起到固定螺旋胶棒8,气囊胶筒9的作用。
抽汲工具密闭自锁式气动防喷盒由三部分组成,两瓣锥形胶棒4密封,螺旋胶棒8和气囊胶筒9密封及万向连接,自动调节防喷盒与抽汲车钢丝绳、井口角度,减小钢丝绳与防喷盒等工具的磨损,提高防喷盒及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锥座接头17与抽汲三通连接坐与井口之上,绳帽穿过其余部件,螺旋胶棒8按螺旋缠绕在钢丝绳上,按图1依次连接,连接耳销15穿过连接耳,插上安全销20,防喷盒安装完成开始抽汲作业。
防喷盒的主要功能是解决钢丝绳上附着的井液不带出井口,起到环保作业的作用。在抽汲过程中,通过手动泵在气囊胶筒9与下外筒7的环空之间通过进气嘴21给予一定的压力,气囊胶筒9压缩螺旋胶棒8,螺旋胶棒8与钢丝绳贴紧,并有一定的压力,确保钢丝绳上的井液刮落到井内。
上面描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祥斌,未经陈祥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44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放式防砂泄油环保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井口耐磨封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