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类切向涡轮流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5538.X | 申请日: | 201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4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章蔓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蔓雅 |
主分类号: | G01F1/28 | 分类号: | G01F1/28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林益建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类切向涡轮流量计。
背景技术
涡轮流量计是气、液体计量的重要仪表,它具有压损小、精度较高、始动流量小、故障时不堵气、流量范围宽、重复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城市燃气、工业、化工行业气、液体计量。涡轮流量计工作原理(图1和图2):管道介质通过涡轮流量计前导流体整流后(直流)作用在叶轮上,叶片与涡轮轴向成一定角度,流体动力作用在叶轮叶片上被分解成切向力与轴向力(图3),切向力克服轴承摩擦力驱动叶轮转动,继而带动主轴(也有主轴不转动的,轴承直接装在叶轮内)、发讯盘转动从而得到与流量成正比的脉冲信号(也有直接在叶轮上拾取脉冲信号的);而轴向力危害极大,一是增加转动阻力影响精度,二是降低轴承使用寿命。为了达到高精度及始动流量小,气体涡轮都是采用高精、较小的深沟球轴承作为减小叶轮转动摩擦力的核心零件,气体涡轮流量计叶轮叶片螺旋升角通常设计成30°~60°之间;液体涡轮则是采用较小的螺旋升角及采用滑动轴承。涡轮流量计的缺点是:要求介质较干净、冲击力小、介质压力较小。还有一种切向涡轮流量计,流体由叶轮的切向流过,冲击其叶片旋转(图4)。由于被测流量小,为加大流体对叶轮的冲力,入口处装有喷嘴,可以更换喷嘴孔径以调节流量范围。叶轮的转速采用光电法检测,以避免如磁阻法产生磁阻力矩,此种切向涡轮流量计只适用于小口径管道(DN≤20mm),小流量计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类切向涡轮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类切向涡轮流量计,其包括前导流体和后导流体,所述后导流体内设有叶轮,所述叶轮通过主轴与发讯盘联动配合,所述前导流体包括导流部和整流部,所述导流部周向分布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与流体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叶轮的叶片与流体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30°。
所述导流片与流体方向成斜角或成螺旋升角。
所述导流片包括平行部9以及斜角部10,平行部与斜角部之间光滑过渡。
所述平行部位于前导流体的进口处,所述斜角部位于靠近叶轮的位置。
所述导流片为10片,等距周向分布在前导流体内。
所述螺旋升角为45°。
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导流体整流形成斜向运动或涡流,将介质通过导流部动力分解成切向力与轴向力,切向力将作用于叶轮转动,而轴向力由导流部承受,使得叶轮不受轴向作用力或受极小的轴向力,从而大大减小轴承轴向受力,达到叶轮转动灵活,仪表精度高、大大提高流量计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抗冲击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涡轮流量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涡轮流量计叶轮受力分析图。
图4为切向式涡轮流量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叶片0°时受力分析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叶片小角度时受力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类切向涡轮流量计,其包括前导流体1和后导流体3,所述后导流体3内设有叶轮2,所述叶轮2通过主轴7与发讯盘8联动配合,在后导流体3内设置机芯6,主轴7穿过机芯6与发讯盘8联动配合,同时在机芯6上设有轴承5,并用轴承压盖4固定,所述前导流体1包括导流部和整流部,所述导流部周向分布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与流体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叶轮的叶片与流体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30°。
所述导流片与流体方向成斜角或成螺旋升角。导流部形状如通常叶轮,叶片与轴向形成角度,也就是说具有螺旋升角或斜角,只是固定而不转动。
所述导流片包括平行部9以及斜角部10,平行部与斜角部之间光滑过渡。所述平行部9位于前导流体的进口处,所述斜角部10位于靠近叶轮2的位置。所述螺旋升角为45°。介质通过导流部动力分解成切向力与轴向力,切向力将作用于叶轮转动,而轴向力由导流部承受,叶轮叶片加工成与轴向平行或小角度,叶轮受力分析见图6a和图6b。叶轮不受轴向作用力或受极小的轴向力,从而大大减小轴承轴向受力。达到叶轮转动灵活,仪表精度高、大大提高流量计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抗冲击能力。
所述导流片为10片,等距周向分布在前导流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蔓雅,未经章蔓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55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远传冷水水表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环境数据实时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