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弹防盗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7875.2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9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法;翟文;陈青香;蒋磊;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三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6B5/11;E06B3/70 |
代理公司: | 济南领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6 | 代理人: | 李鹏;王吉勇 |
地址: | 25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弹 防盗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弹防盗门。
背景技术
整个房屋建筑最薄弱的两个地方是窗户和门,其中门尤其薄弱,这是因为,门的面积比窗户大。目前防盗金属门的大量出现,对盗抢事件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防盗门的金属板厚度有限,对防弹作用几乎没有。
公告号为201850957U的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弹门,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在第一钢板、第二钢板之间设有第一防弹层,第一防弹层由相互连接的折板构成,每一块折板均由两块长条形方形板构成,其中一块长条形方形板的一侧的长侧边与另一块长条形方形板的一侧的长侧边相连接,两块长条形方形板之间设有0~180°的夹角。该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耐冲击能力强的优点,能有效阻止子弹的冲击。
公告号为202627749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弹门,包括门体和门框,所述的门体装设有一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定位板,定位板的下端通过一扭簧装设在一销轴上,销轴的一端固定有止挡螺母,销轴的另一端固定有定位座,定位座固定在门体上,定位板上固定有一把手。
公告号为20390575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弹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为厚度不小于12cm的钢板,所述门体上设有把手和压力传感器,所述门体的设有门铃和摄像头与室内存储图像的主机相连接的显示屏和报警器,热量传感器,串联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弹防盗门,将抗弹材料引入普通房门或防盗门中,使房门的抗弹能力特别是抗多发弹能力增强,从而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防弹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弹防盗门,包括厚度为20~110mm的防盗门本体,防盗门本体包括前后两面各0.7~1.2mm厚的钢板,钢板之间填充有由发泡保温隔热材料构成的保温隔音层,保温隔音层和钢板之间设有夹层,夹层内安装有由防弹材料构成的防弹板,防弹板上设有与门锁尺寸一致的豁口,所述防弹板的厚度大于保温隔音层的厚度。
所述防弹板的防弹材料为树脂基纤维/陶瓷复合材料,防弹板通过U型钢梁或钢横撑固定在防盗门本体中。
所述防弹板的防弹材料为装甲钢,防弹板焊接或通过螺钉固定在防盗门本体中。
本实用新型是将抗弹材料使用在一般的住宅、仓库等建筑的大门上,对原有的门起到功能性的改变。抗弹材料可以根据抗弹级别的要求选择装甲钢板、复合材料(钢/陶瓷复合、纤维/陶瓷复合)。抗弹板材可以直接构成房门的主体,也可以夹在防盗门内用钢架或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将抗弹材料结构及将抗弹材料应用于建筑用门的设计内。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科学设计,低防护级别的防弹板可采用钢板或纤维复合板;高防护级别的防弹板可采用陶瓷/纤维复合板或陶瓷/钢复合板。通过设计后门的防弹能力可以达到GA141-2010、美国NIJ1010.06中的所有级别的防护。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弹材料有两种:装甲钢和树脂基纤维/陶瓷复合材料结构,两种防弹材料可以直接构成门的主体,也可以夹在现有的防盗门内。抗弹材料的结构选择与想要达到的抗弹级别相吻合,当选用抗弹材料为主体结构时,可在抗弹材料两面加贴装饰面板,起到美观作用。采用抗弹材料夹层与防盗门结构结合时,只需将抗弹材料按照防盗门的尺寸加工成相应形状,然后将抗弹材料板材采用螺栓紧固或焊接等方式固定与防盗门夹层内即可。
不管是采用什么材料,其主要结构都要保证符合相应的防弹标准,防弹级别按照我国公安部发布的GA141-2010标准或美国司法部NIJ1010.06标准等的具体级别要求为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抗弹材料应用于建筑门板,单独设计或与防盗门相结合,开发出更为安全的防弹门,使得建筑中的最薄弱环节得到了质的改善,大大地加强了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弹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钢板;2、保温隔音层;3、防弹板;4、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三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三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7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