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使移动电源供电给风扇的升压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32155.5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9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荣纯 |
主分类号: | H02M3/16 | 分类号: | H02M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23539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电源 供电 风扇 升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电源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给风扇提供电源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炎热的夏天如何降温解暑是大家都要面临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可供降温的工具有空调、电风扇、冷风机、蒲扇和纸扇等等。空调虽说使用方便、效果好,且越来越智能化,但会带来高额的费用,而且常常给人带来新的疾病——“空调病”,这种方式无形之中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冷风机是利用增强空气的湿度来达到散热效果的,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室内电器受潮,同时也会让使用者长期裸露在外的关节受到危害,给使用者带来大量的经济损失;蒲扇和纸扇虽然价格低廉,但由于不是自动化的,使用者越来越少。
使用最广泛,且比较节能的是电风扇,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电风扇对于市电电网的依赖程度高,一旦断电则无法使用,且使用高峰期叠加其它电器会给电网带来很大压力,也不适应户外使用的需求;有的以干电池供电,但干电池容量有限,不可再充,且电池丢弃后污染环境,这种方式已基本取消,蓄电池供电方式具有大容量和高输出的特点,相对于其它电池,更适合于大功率输出环境,但使用在电风扇上,存在成本过高、体积较大和机体过重等缺点,而且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较短。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着电风扇的高速健康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的能使移动电源供电给风扇的升压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使移动电源供电给风扇的升压板,包括电路板,其特征在于:电路板中的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电源管理控制模块、电源输出模块、功率检测和调整模块以及功率选择模块,电源管理控制模块具有电源管理芯片U1,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输出模块、功率检测和调整模块以及功率选择模块连接电源管理芯片U1,电源管理芯片U1采用芯片8215,芯片8215的VDD脚接电源输入模块,芯片8215连接有外围升压电路,芯片8215的INV脚和外围升压电路连接电源输出模块;电源输出模块连接功率检测和调整模块,功率检测和调整模块连接功率选择模块。
外围升压电路包括电感L1、并联的稳压二极管D1和稳压二极管D2,及电路综合保护器MOS管QM1;芯片8215的FB脚通过电阻R2和电容C4接MOS管QM1的源极,其OSC脚通过电容C5和电阻R3的并联回路接MOS管QM1的源极,其OUT脚接MOS管QM1的栅极,MOS管QM1的漏极接电感L1,以及稳压二极管D1和稳压二极管D2的并联回路;稳压二极管D1和稳压二极管D2的并联回路连接电源输出模块。
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为5V直流电源输入模块,具有至少三个形状的接口;所述电源输出模块采用直流输出接口JK1,输出电压为15V(在调整电阻R4和电阻R5的阻值,输出电压可以改变为6—24V),误差为±0.5V,包括有5W和10W两种输出功率端口,功率误差为±0.5W。
功率检测和调整模块采用检测调整芯片A63A,芯片A63A连接功率选择模块的开关SW1,开关SW1为单刀双掷开关,具有两路输出,一路为15V/5W,另一路为15V/10W。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整个机体体积较小,质量轻,便于携带和保管;多用5V电源输入端上设置有多个5V供电接口,使其可以使用电源适配器、锂电池、USB接口等多种5V供电接口进行供电,消除了其对电网的高依赖性,且拥有5W和10W双向选择档位,室内和室外均可使用,大大提高了其整体实用性,从而实现了更全面和更人性化的散热效果;电源管理芯片上的升压转换电路可将直流5V输入电源转换成直流15V输出电源(功率输出为5W或10W,具体由输入电源功率决定),实现了以USB接口与风扇的隔离,可搭配多种供电电压为直流15V的风扇,大大提高了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中,1为电源输入模块,2为电源管理控制模块,3为电源输出模块,4为功率检测和调整模块,5为功率选择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荣纯,未经陈荣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321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信息发布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进K系列减速电机弧齿轴的轴向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