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防尘式汽车检测显示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0714.7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0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乔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宝龙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0115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防尘 汽车 检测 显示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防尘式汽车检测显示器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检测是指对汽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方面所进行的检测,目的是在汽车不解体情况下,确定运行车辆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查找故障或隐患部位。这类检测比较普遍,测试人员需要在车内进行测试,此时的测试显示器通常是通过链条或绳索悬挂在检测车间内。显示器悬挂在链条或绳索上时,会产生一定的摇晃,不仅不安全,而且对测试人员的观测也会造成一定影响;观测角度比较有限,显示器的画面需要在一定的角度才能观看,实用性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后,显示器上会附着灰尘,影响观测。
在公告号CN103625375A,公告日期为2014年3月12日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调悬挂式汽车检测显示器的防尘支架,包括整体成矩形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一面安装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置有通孔,在连接头上设有缺口,并安装有连接缺口两侧的锁紧机构,在通孔内安装有与通孔相匹配的悬挂杆,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装配孔,在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可拆卸的透明防尘罩,透明防尘罩和悬挂杆分别位于安装板的两侧。这种显示器支架可以调节安装板的高度、方向,解决了传统的绳索悬挂时存在的显示器摇晃、摆动问题,但这种显示器支架需要人为地对支架方向进行调节,在汽车检测时极为不方便;这种透明防尘罩没有侧壁,会导致灰尘进入防尘罩内,起不到防尘作用;显示器长时间固定在防尘罩内无法有效散热,会缩短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防尘式汽车检测显示器支架,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需要手动调节显示器支架方向,灰尘进入防尘盒内,以及显示器在防尘盒内无法进行有效散热等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化防尘式汽车检测显示器支架,包括悬挂杆、万向旋转器、微处理器、红外接收器、透明防尘盒和红外发射器,所述悬挂杆一端设有万向旋转器,所述万向旋转器固定连接所述透明防尘盒,所述微处理器与万向旋转器相连,所述悬挂杆上设有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设于待测车辆内。
优选地,所述透明防尘盒后壁设有散热板。
优选地,所述红外接收器与微处理器采用无线传输。
优选地,所述万向旋转器固定在透明防尘盒的中心处。
优选地,所述透明防尘盒侧壁上设有门轴和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散热孔为圆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化防尘式汽车检测显示器支架能够接收待测车辆内部红外发射器所发射的红外线,通过微处理器的分析,判断待测车辆位置,微处理器通过控制万向旋转器来实现显示器支架的智能化调节方向;全包围式的透明防尘盒有效地阻挡了灰尘,避免灰尘进入防尘盒内;散热板和散热孔的设置能对防尘盒内的显示器进行有效散热,延长了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悬挂杆;2、万向旋转器;3、微处理器;4、红外接收器;5、透明防尘盒;6、门轴;7、散热孔;8、散热板;9、红外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宝龙,未经乔宝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0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韧性高分子改性材料管材
- 下一篇:电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