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形柱塞小排量管式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1571.1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9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来;董康兴;高启明;姜民政;冯小明;杨胡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10;F04B53/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柱塞 排量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石油工业中的机械采油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环形柱塞小排量管式抽油泵。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的开发,地层压力下降,油井的产液量逐渐降低。目前外围油田,出现了很多日产油不到2立方米的低产油井。这些油井,用常规抽油泵开采,会产生供采不匹配的问题,导致开采的效率下降,进而增加开采成本。但如果单纯的将常规抽油泵的泵径缩小,会严重影响流道和阀罩,使得流道阻力增大,阀罩结构单薄,易断裂,从而影响效率和使用寿命。在目前的小排量抽油泵中,主要有两个设计方向,即实心柱塞抽油泵和上游动阀外置抽油泵。但是,这两种抽油泵都存在一些问题。实心柱塞泵如果配合泄油器使用,会存在泄油器打开问题;柱塞细长,有时候都在泵筒以外,下冲程时很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出现偏磨甚至压弯失效,降低使用寿命;抽油泵内缺少必要的流体扰动,沉砂严重。游动阀外置型抽油泵,也很难解决沉砂问题,砂子长时间累积容易将游动阀越垫越高,影响抽油泵使用;为了不影响流道,柱塞细长且单薄,防砂槽很难加工;柱塞没有下游动阀,在含气量比较大的油井中,效率很低,甚至出现空抽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环形柱塞小排量管式抽油泵,这种环形柱塞小排量管式抽油泵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实心柱塞小排量抽油泵的沉砂和柱塞细长而产生的弯曲变形导致偏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环形柱塞小排量管式抽油泵包括组合泵筒、柱塞总成、阀组总成,组合泵筒由油管接箍下部连接第一外加长泵筒,第一外加长泵筒通过第一泵筒接箍与外泵筒相连,外泵筒下端通过第二泵筒接箍与第二外加长泵筒相连,第二外加长泵筒连接到导流器上,内泵筒下端连接到导流器上,内泵筒向上伸入到外泵筒内;内泵筒与外泵筒之间是环形柱塞,柱塞总成由环形柱塞上端直接与柱塞开式阀罩相连构成,柱塞开式阀罩连接抽油杆;阀组总成包括导流器、出油阀球、双阀连接箍、进油阀阀球、异径接头,出油阀球设置在导流器内。
上述方案中导流器内含出油阀球,出油阀球下端是出油阀座,出油阀座通过出油阀管塞固定在导流器中;导流器下端通过双阀连接箍连接进油阀阀罩,进油阀阀罩内含进油阀阀球,进油阀阀球下端是进油阀阀座,进油阀阀座通过异径接头固定在进油阀阀罩内。
上述方案中环形柱塞外表面和内泵筒外表面均加工有防砂槽。
上述方案中出油阀球位于阀球腔内,阀球腔设置在导流器内,阀球腔外侧沿圆周轴向均匀分布4至6个孔,将导流器上下腔室导通,达到将柱塞腔室内的液体导流入双阀连接箍内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由外泵筒与内径比其大的外加长泵筒组成整个外泵筒总成,可以将泵筒和柱塞的配合面积控制在最佳范围之内,达到减小漏失量的同时,摩擦阻力也在允许范围之内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柱塞一直工作在泵筒腔室内,柱塞开式阀罩出液的同时不断的往复运动,改善了实心柱塞抽油泵的沉砂问题;同时还由于出油阀球不在柱塞中,可以适当增加阀球重量,解决阀球启闭滞后而导致的漏失增大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进油阀和环形柱塞形成的腔室组成的积液腔的体积相对抽油泵总体积而言很小,防气效果好于上游动阀外置型小直径抽油泵。
4、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柱塞设计,在不增加排量的同时,可以通过改变直径,来增加壁厚。通过计算可知,在等效为φ22~φ28的小直径抽油泵抽汲效果时,柱塞和泵筒的壁厚均在强度允许范围之内。并且可以在内泵筒外表面和环形柱塞外表面加工防砂槽。
5、本实用新型采用管式泵结构,适应国内的普遍生产需求,可靠性比杆式泵设计要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柱塞总成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泵筒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阀组总成的示意图。
1油管接箍、2第一外加长泵筒、3柱塞开式阀罩、4环形柱塞、5内泵筒、6外泵筒、7第一泵筒接箍、8导流器、9出油阀球、10出油阀座、11出油阀管塞、12双阀连接箍、13进油阀阀罩、14进油阀阀球、15进油阀阀座16异径接头、17第二外加长泵筒、18第二泵筒接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1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带式齿轮泵
- 下一篇:一种变频压缩机的泵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