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子发生器高压绝缘气防腐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7443.8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0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龚杰;吕凤祥;陈敏;黄志刚;项海峰;丁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0 | 分类号: | F16J15/00;F16J15/10;E21B47/017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马微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子 发生器 高压 绝缘 防腐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仪器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子发生器高压绝缘气防腐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研究探索低渗透率、裂缝不发育的油层有效开发技术,大庆油田开展了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场试验。由于二氧化碳的强腐蚀性,对井下仪器密封圈造成损坏最为严重。脉冲中子测井技术的中子发生器内部产生-100kV~-120kV的高压,采用充六氟化硫惰性气体绝缘,如果高压绝缘气体泄漏,将会造成中子发生器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子发生器高压绝缘气防腐密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密封高压绝缘气体的密封圈直接接触井内强腐蚀性的介质,使密封圈受到破坏,导致高压气体泄漏,造成高压放电,中子发生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子发生器高压绝缘气防腐密封装置,包括两个第一级密封件和两个第二级密封件,所述两个第一级密封件分别与中子发生器仪器筒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级密封件直接与井内介质接触;
所述第一级密封件采用活塞径向静密封双道沟槽结构,所述第一级密封件中的密封圈采用双道O形氟橡胶密封圈;
两个第二级密封件分别安装在中子发生器仪器筒内部,且两个第二级密封件存在间距,所述第二级密封件不与井内介质直接接触,第二级密封件中的密封件引线采用了高温烧接方式,将陶瓷阀体与密封件主体烧接在一起,第二级密封件采用活塞径向静密封双道沟槽结构,其中的密封圈采用双道O形氟橡胶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级密封件能够承受80MPa以上的压力。
优选地,所述第二级密封件耐压2MPa。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子发生器高压绝缘气防腐密封装置,通过密封装置可使脉冲中子测井仪器的中子发生器在恶劣的环境工作时,确保高压绝缘气体不泄露,能正常工作完成测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子发生器高压绝缘气防腐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5:第一级密封件;2、4:第二级密封件;3:中子发生器仪器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子发生器高压绝缘气防腐密封装置,包括:包括两个第一级密封件1、5和两个第二级密封件2、4,所述两个第一级密封件1、5分别与中子发生器仪器筒3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级密封件直接与井内介质接触;主要是防止井内介质进入仪器,且起到中子发生器与上、下仪器筒联接的作用,耐压达到80MPa,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压性。
所述第一级密封件采用活塞径向静密封双道沟槽结构,所述第一级密封件中的密封圈采用双道O形氟橡胶密封圈;采用静密封的特定结构的第一级密封件能够较好地起到密封作用,且采用氟橡胶密封圈进行加强密封,能够起到防腐作用。
两个第二级密封件2、4分别安装在中子发生器仪器筒3内部,且两个第二级密封件2、4存在间距,所述第二级密封件不与井内介质直接接触,主要是密封中子发生器高压绝缘气,耐压2MPa。
第二级密封件中的密封件引线采用了高温烧接方式,将陶瓷阀体与密封件主体烧接在一起,第二级密封件采用活塞径向静密封双道沟槽结构,其中的密封圈采用双道O形氟橡胶密封圈。采用静密封的特定结构的第二级密封件能够较好地起到密封作用,且采用氟橡胶密封圈进行加强密封,能够起到防腐作用。
在满足仪器源距的条件下在中子发生器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级密封件和第二级密封件,使密封高压绝缘气体的密封圈不直接接触井内强腐蚀性的介质,避免了高压绝缘气体泄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能够满足防腐密封的要求,可以应用到各种脉冲中子技术测井仪器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74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合理的油封
- 下一篇:一种C型气缸活塞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