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56463.1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0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邢宝玉;邢伟冬;邢玉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绥棱县淼源井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20 | 分类号: | E21B3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152200 黑龙江省绥***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管状 打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落物打捞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井类在使用过程当中经常会有管状物(如铁管、塑料管、胶皮管等)不慎落入井内,而井下管状落物打捞一直是专业打捞人士包括打捞专家一直头痛的问题,以至于每年都有一大批井类因为管状落物无法捞出而彻底报废,尤其是水井报废率较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农业、工业的生产,给人民及国家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井下管状落物打捞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包括:吊钩,吊环和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吊钩与绳索相连,所述吊环的一端与所述吊钩钩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吊环上设置有管状物限位轴,所述壳体的底端与导向头相连,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锥形卡合件,所述锥形卡合件与所述绳索相连,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卡口,所述空腔内安装有至少两个卡齿,各所述卡齿首尾依次相连,各所述卡齿之间分别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复位弹性件,所述锥形卡合件的尖端伸出各所述卡齿围成的区域,通过绳索拉动所述锥形卡合件沿所述空腔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卡齿伸出对应的所述卡口。
优选地,所述锥形卡合件通过提拉件与所述绳索相连,所述提拉件包括拉杆和拉环,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锥形卡合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拉环相连,所述绳索穿过所述拉环且与所述拉环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吊钩与所述连接板铰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绳索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卡齿为弧形,多个所述卡齿围成圆环形。
优选地,所述卡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齿的两端均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
优选地,两个所述连接件为一个复位弹性件和一个销轴。
优选地,两个所述连接件均为复位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导向头为圆锥形,所述导向头的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导向头包括多个连接轴,各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底端相连,各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时,使用绳索将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放到井下,使得导向头进入待打捞的管状物的空腔中,继而带动壳体和吊环进入管状物的空腔中,当管状物的一端与吊环上的管状物限位轴接触后,导向头和吊环停止向管状物的空腔中移动,而此时吊钩依旧向下移动,因而吊钩与吊环分离;向上拉动绳索,由于吊钩已经与吊环分离,且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已经停止向下移动,因此绳索向上拉动锥形卡合件,锥形卡合件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卡齿伸出对应的卡口,当卡齿伸出卡口后会与待打捞的管状物的内壁接触,甚至卡齿的齿部会扎入管状物的内壁中;当卡齿卡入管状物的内壁后,锥形卡合件与卡齿卡合;继续向上拉绳索,锥形卡合件带动卡齿,卡齿带动壳体、导向头、吊环和待打捞管状物向上运动,从而将待打捞管状物从井下打捞上来。
综上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成功解决了井下的管状物打捞困难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打捞效率高,携带运输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中卡齿与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吊钩;2-吊环;
3-壳体;4-管状物限位轴;
5-连接轴;6-锥形卡合件;
7-绳索;8-卡口;
9-卡齿;10-弹簧;
11-拉杆;12-拉环;
1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绥棱县淼源井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绥棱县淼源井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56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潜油电泵井口穿越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打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