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前卡式千斤顶退锚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57467.1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9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程佩;王永宏;黄家权;袁东;刘亚龙;张裕龙;向盈庭;谢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卡式 千斤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前卡式千斤顶退锚的装置。
背景技术
前卡式千斤顶的退锚器通常是高强度碳素钢材质,呈圆柱状,前端是一侧开口,壁厚为5mm,在顶板负弯矩张拉施工中反复使用前端头常因受力不均而变形,张拉过程中出现钢绞线拉丝、拉力不够等现象。而且在退锚过程中,由于张拉槽部位空间的限制,千斤顶很容易被卡住无法移动,导致难以抽出,因此造成生产停滞、影响其连续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前卡式千斤顶退锚的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也可以稳定地进行张拉,且操作便捷、可靠、制作方便、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前卡式千斤顶退锚的装置包括面板,及垂直固定在面板的支撑板,面板上设有穿线孔。
进一步讲,至少包括二块支撑板,二块支撑板相互平行,穿线孔设在二块支撑板之间面板上。
进一步讲,支撑板的横截面为弧形或S型。
进一步讲,支撑板的横截面为L形。
进一步讲,面板为钢板,其厚度大于退锚器的壁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便千斤顶退锚的装置,支撑板对面板进行支撑,使面板与操作面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使千斤顶调整位置更轻松,方便了千斤顶张拉的装卸,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而且施工便捷、有效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使用参考图。
如图中,面板1、支撑板2、穿线孔3、限位螺母4、千斤顶5、混凝土6、钢丝绳或钢绞线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方便前卡式千斤顶退锚的装置包括面板1,及垂直固定在面板1的二块支撑板2,面板1上设有穿线孔3,二块支撑板2相互平行,穿线孔3设在二块支撑板之间面板1上,优选的支撑板2、面板1为高强度碳素钢钢板,在支撑板2、面板1边缘切出斜口,支撑板2边缘的斜面口与面板1对应二则边缘的斜面口相接,如图4中,使用时,限位螺母4设在二个支撑板2之间,穿线孔3的直径为2cm的圆形孔洞,其限位螺母中心线与穿线孔3的中心线重合,钢丝绳或钢绞线7通过限位螺母4、穿线孔3与千斤顶5连接,面板1与千斤顶5相接触,支撑板2与混凝土6面相接触。需要调整千斤顶5位置或是装卸时,只需要通过二个支撑板2之间的开口(开口高度为支撑板2的长度,即面板与混凝土6之间的距离,间隙的宽度为二个支撑板2相距的距离),对面板的位置、及工具夹片进行调整即可。
优选的,面板1的厚度大于退锚器的壁厚。
对于二侧操作面均较大的可以采用以上一种方便前卡式千斤顶退锚的装置。
对于只一处操作面时,则需要采用图2或图3所述的一种方便前卡式千斤顶退锚的装置,其优点在于,支撑面2形的开口向一侧开口,其整个装置的强度又不受影响。
如图2中,一种方便前卡式千斤顶退锚的装置包括面板1,及垂直固定在面板1的支撑板2,支撑板2的横截面为弧形或S型,支撑板2的开口为弧形或S型的缺口。
如图3中,一种方便前卡式千斤顶退锚的装置包括面板1,及垂直固定在面板1的支撑板2,支撑板2的横截面为L形,支撑板2的开口为L型非围合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574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爬升机构的爬杆
- 下一篇:一种钢筋马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