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催化剂载体涂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58248.5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赖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宏森尾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7/04 | 分类号: | B05C7/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501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载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净化器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器的催化剂载体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由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合物(NOX)等组成,它们在空气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在太阳光线的作用下,氮气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会起反应,生成含有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的光化学烟雾,这两种物质均难溶于水,被吸入人体会长驱直入到肺部,浓度大时可引起中毒性水肿,进入血液可形成变性血红蛋白,使组织缺氧,对人们健康危害极大。另外,氢氧化合物进入大气后会形成酸雨,危害生态环境。随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汽车废气的排放问题。通过涂覆有催化剂的多孔陶瓷材料,能够将废气中的HC、CO变成水和CO2,同时把NOX分解成氮气和氧气。现有的催化剂载体上的催化剂完全展开足有两个足球场的面积。
涂覆催化剂至催化剂载体上是催化器生产的关键步骤,催化剂载体为多个蜂窝孔的柱状体,催化剂多采用氧化铝、铈锆粉、钯、铂和铑等贵重金属,价格较高。而涂覆层的厚度对于催化效果和使用寿命影响不大,相反涂覆层较厚时,由于催化剂易脱落,反而使用寿命较低。现有的涂覆过程多采用正压涂覆方式,采用该方式存在涂覆层较厚,且涂覆不均匀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催化剂载体涂覆装置,能够使催化剂均匀地涂覆到催化剂载体上,且便于多余催化剂的回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催化剂载体涂覆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端设有至少一个支承座,支承座具有一内部通道,内部通道成上大下小的锥形;内部通道与抽风管连通,抽风管与负压泵的进风口连通,负压泵的出风口通过气液混合管与气液分离罐连接,气液分离罐的顶部设有排气管,气液分离罐的底部设有排浆阀。
在支承座设有压力传感器,在抽风管上设有由压力传感器控制启闭的电磁阀。
所述的支承座为采用橡胶、聚四氟乙烯或尼龙材质的锥形管,锥形管的大端直径大于催化剂载体的外径,锥形管的小端直径小于催化剂载体的外径。
所述的支承座为聚四氟乙烯或尼龙材质的板材,在板材上设有上大下小的锥形孔,锥形孔的大端直径大于催化剂载体的外径,锥形孔的小端直径小于催化剂载体的外径。
板材通过螺栓与法兰管连接,法兰管与抽风管连接。
在工作台与板材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在抽风管上设有由压力传感器控制启闭的电磁阀。
所述的负压泵为水环负压泵,水环负压泵与自动补液装置连接。
气液混合管与气液分离罐的外壁沿切向连接,在气液分离罐的顶部中间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下端低于与气液混合管连接的位置。
排气管的下端设有扩径管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催化剂载体涂覆装置,通过采用负压涂覆的方式,使催化剂能够均匀涂覆在催化剂载体的表面。设置的气液分离罐,便于多余催化剂与空气的分离,利于催化剂的回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工作台1,承座2,催化剂载体3,法兰管4,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5',抽风管6,负压泵7,气液分离罐8,排气管81,扩径管口82,气液混合管9,排浆阀10,压力传感器11,自动补液装置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中,一种催化剂载体涂覆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端设有至少一个支承座2,支承座2具有一内部通道,内部通道成上大下小的锥形;内部通道与抽风管6连通,抽风管6与负压泵7的进风口连通,负压泵7的出风口通过气液混合管9与气液分离罐8连接,气液分离罐8的顶部设有排气管81,气液分离罐8的底部设有排浆阀10。
使用时,将催化剂载体3置于支承座2上,催化剂载体3的底面与支承座2的内部通道的锥形面形成密封,启动负压泵7,将催化剂利用坩埚淋在催化剂载体3的上端面。在负压作用下,催化剂进入到催化剂载体3的蜂窝状孔洞中,并均匀涂覆在孔洞的内壁,多余的催化剂从催化剂载体3的底面排出,经过负压泵7送入到气液分离罐8中,进行气液分离。气体从排气管81排出,液体浆料收集在气液分离罐8的底部,达到一定量后从气液分离罐8底部的排浆阀10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宏森尾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宏森尾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58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空调电加热管生产的封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涂装线废气排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