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绝缘架空地线的取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67511.7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7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孙世平;谢逢喜;金希龙;金益迥;李权;黄圣琦;吕鑫;朱文兵;王裘潇;李文辉;陈林峰;张圆;刘光;刘欢;吴永奇;叶世钊;万广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绝缘 架空 地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绝缘架空地线的取电装置。
【背景技术】
按国内目前电力总容量估算,全国每年电能损耗将达百亿kWh。一部分电能由架空线损耗掉,大部分感应电流由架空地线流入大地。
架空地线与输电线路之间存在静电耦合和电磁耦合,在正常情况下地线上的感应电压、电流主要随地线至各相导线的距离、三相导线上的负荷电流及导线不对称度的变化而变化。地线的接地方式可分为:1)地线与OPGW分别逐基接地;2)地线分段绝缘,OPGW逐基接地;3)地线、OPGW分段绝缘、一点接地。如果地线逐基杆塔直接接地,则两根架空地线之间可通过大地形成回路,形成两根地线的线间环流。此外,每根地线又分别以大地为回路,形成感应电流回路。两种电流的产生,将使输电线路的附加电能损耗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为减少前述输电线路损耗。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基于绝缘架空地线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架空地线包括设于电塔上的导线及把所述导线分隔为多段的绝缘端子,所述取电装置包括:与一段所述导线连接并获取第一电流的自耦变压器,对所述第一电流进行变压处理后获得第二电流;与所述自耦变压器连接的滤波器,对所述第二电流进行滤波后获得第三电流;与所述滤波器连接的电动气阀,基于所述第三电流产生第一气流;与所述电动气阀连接的气压调节阀,基于所述第一气流进行稳压后输出稳定的第二气流;与所述气压调节阀连接的气动马达,基于所述第二气流产生转动;与所述气动马达连接的发电机,基于所述转动产生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方案为:所述自耦变压器中的磁路间空气间隙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方案为:所述自耦变压器包括主线圈及副线圈,所述副线圈的匝数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方案为:所述绝缘端子为耐张瓷瓶。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优选方案为:所述自耦变压器的线圈匝数为1500匝;线圈层数为3层;铁芯厚度为1cm;磁导率为10K;空气间隙可调范围为0cm-20cm;环心直径为30cm。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优选方案为:所述电动气阀功称压差为1.6MPa;工作压差为0-1.6MPa;电源电压为220V;公称通径为25mm;功耗为40VA。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绝缘架空地线感应电流—机械能—电流的转换解决了自耦变压器变比不能过大,感应电流随输电线路输送负荷、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导致使用电流不稳的问题。
2.调节自耦变压器空气间隙、副边线圈匝数能够调节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输出功率;
本申请的取电方法比其它取电的效率有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提高,为实时在线监测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电源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塔上电线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架空线路耦合电容电感等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基于绝缘架空地线的取电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自耦变压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参看图1、图2、图3、图4,电塔5上设有绝缘架空地线1、架空地线2、第一导线线3,第二导线线4,其中第一导线线3和第二导线线4为输电线路。基于绝缘架空地线的取电装置,其绝缘架空地线1包括设于电塔5上的导线及把导线分隔为多段的绝缘端子,取电装置包括:与一段导线连接并获取第一电流的自耦变压器,对第一电流进行变压处理后获得第二电流;与自耦变压器连接的滤波器,对第二电流进行滤波后获得第三电流;与滤波器连接的电动气阀,基于第三电流产生第一气流;与电动气阀连接的气压调节阀,基于第一气流进行稳压后输出稳定的第二气流;与气压调节阀连接的气动马达,基于第二气流产生转动;与气动马达连接的发电机,基于转动产生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67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