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69864.0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3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童立玮;王友颖;郑宪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滤清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机车的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结构。
背景技术
于一般机车中,皆会组设一空气滤清器,外部的空气经由此空气滤清器过滤之后,再进入机车的引擎内进行燃烧。此外,机车引擎为提供机车动力的主要来源,良好的引擎设计显得格外重要,其中空气滤清器的设计,更直接影响引擎的表现,其影响因子包含空气滤清器的进气一次侧与二次侧的容积、管径大小、管径长度、空气温度、过滤粉尘与泥水等。
请参阅图1系现有机车的侧视图,其中显示有一机车9,且于此机车9上组设有一空气滤清器91、一曲轴箱92及一引擎93,空气滤清器91固设于该引擎93的外侧,并锁固于该机车的曲轴箱92上。此外,空气滤清器91尚开设有一进气口911,而外部的空气则经由此进气口911进入空气滤清器91内,再经过空气滤清器91过滤之后,进入机车引擎92内进行燃烧以产生动力。
然而,现有空气滤清器91的进气口911为一朝向机车9前方的开放式进气口911,此开放式的配置方式将会造成机车9外侧的水或沙尘容易进入空气滤清器91内,例如,于机车9前进时,其所卷起的沙尘或地面的积水便容易进入空气滤清器91内,如此,将会造成空气滤清器91的寿命简短,且水或沙尘再进入机车引擎92内时,亦会造成机车引擎92的相关零件损坏,对机车引擎92的耐久性以及维修性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实非十分理想,尚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机车引擎的耐久性以及维修性不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结构组设于具有一引擎及一空气滤清器的一机车上,空气滤清器具有一进气口,该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结构包括:一进气口外盖及至少一隔片。其中,进气口外盖包括一入口及一出口,出口与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连通;至少一隔片则固设于进气口外盖的入口处以形成复数通道,该复数通道的开口斜下方朝向机车外侧。藉此,整体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结构的开口方向可远离该引擎,避免吸入该引擎所产生的热气,导致马力下降。
上述进气口外盖与至少一隔片二者可为一体式结构,直接一起热塑成形。
上述进气口外盖可具有至少一卡合槽,而空气滤清器与该至少一卡合槽相对应处则具有至少一凸块,藉此,进气口外盖与空气滤清器可直接相互卡合。
上述进气口外盖可具有一环凹槽,可直接套合于空气滤清器的入口处的前端缘,进气口外盖与空气滤清器二者可套合固设。
上述进气口外盖于靠近引擎中心处可形成有一泄水通道,
该泄水通道向下倾斜,可用以提供溅入进气口外盖的入口的泥水流出,避免空气滤清器的内部积水。
上述进气口外盖与空气滤清器二者结合处可形成有一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可用以填充一弹性粘着剂,以吸收进气口外盖与空气滤清器卡合后间隙所产生的震动。
该空气滤清器固设于该引擎的外侧,并锁固于该机车的一曲轴箱上。
通过在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处,增设一进气口外盖,将此进气口外盖安装于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处,藉由进气口外盖的复数通道的开口斜下方朝向机车的外侧,可远离该引擎,以避免吸入引擎所产生的热气,导致马力下降,并可减少泥水进入空气滤清器。
附图说明
图1系现有机车的侧视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空气滤清器与进气口外盖的分解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空气滤清器与进气口外盖的组合图。
图4系图2的A-A剖面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空气滤清器与进气口外盖结合处的部分剖面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空气滤清器与进气口外盖结合处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空气滤清器101第一壳体
102第二壳体103滤芯组件
104温度感知器105出气管
106束环11进气口
12凸块20进气口外盖
21入口22出口
23隔片25通道
26卡合槽27泄水通道
28凹槽结构30进气口外盖
36环凹槽40空气滤清器
9机车91空气滤清器
911进气口92曲轴箱
93引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69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水轮机橡胶瓦导轴承
- 下一篇: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