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功能多样的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70781.3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5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雅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雅利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B60R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多样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多样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所谓的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按照部位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前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扶手),后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侧翼、(扶手)。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还有一些特殊使用对象的座椅,如儿童座椅和赛车座椅等。
现有的汽车座椅功能单一,在下雨天,雨具没有地方放置,潮湿的雨具只能够搁置在座椅旁边,雨水很容易将车内弄湿,影响车内环境,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功能多样的汽车座椅,具备雨具放置处,能够避免潮湿的雨具对车内饰的影响,改善车内环境,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座椅部、靠背部、头枕部;座椅部的一侧设有靠背部,靠背部的上端设有头枕部;它还包含开槽、开合门、旋接件、弹性机构、搁置槽;所述的座椅部的前端为中空结构,其上设有开槽,开槽的上端通过旋接件旋接有开合门,开合门与座椅部的前端内侧壁之间设有弹性机构;所述的座椅部的前端内设有搁置槽。
所述的搁置槽为中空结构,其上表面设有若干个漏水孔。
所述的搁置槽的内部设有控制器和电源,搁置槽的上表面底部设有烘干层,烘干层与电源连接,搁置槽的上表面中部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与电源和控制器连接,当传感器感应到有雨具落入搁置槽内时,控制器控制烘干层启动,对雨具上的水分进行烘干。
所述的弹性机构为回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座椅上设有雨具搁置的搁置槽,能够有效将潮湿的雨具收藏起来,避免雨水对车内饰的污染,且有效改善车内环境。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功能多样的汽车座椅,具备雨具放置处,能够避免潮湿的雨具对车内饰的影响,改善车内环境,实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座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搁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座椅部1、靠背部2、头枕部3、开槽4、开合门5、旋接件6、弹性机构7、搁置槽8、漏水孔9、烘干层10、控制器11、电源12、传感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参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座椅部1、靠背部2、头枕部3;座椅部1的一侧设有靠背部2,靠背部2的上端设有头枕部3;它还包含开槽4、开合门5、旋接件6、弹性机构7、搁置槽8;所述的座椅部1的前端为中空结构,其上设有开槽4,开槽4的上端通过旋接件6旋接有开合门5,开合门5与座椅部1的前端内侧壁之间设有弹性机构7;所述的座椅部1的前端内设有搁置槽8。
所述的弹性机构7为回位弹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在座椅上设有雨具搁置的搁置槽8,能够有效将潮湿的雨具收藏起来,避免雨水对车内饰的污染,且有效改善车内环境。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功能多样的汽车座椅,具备雨具放置处,能够避免潮湿的雨具对车内饰的影响,改善车内环境,实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二:
参看图2和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搁置槽8为中空结构,其上表面设有若干个漏水孔9。
具体实施方式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雅利,未经陈雅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707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