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阻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71414.5 | 申请日: | 2016-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6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尊源;周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栋 |
主分类号: | H01C1/082 | 分类号: | H01C1/082;H01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电工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阻盒。
背景技术
电阻器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用于分压的可变电阻器。在裸露的电阻体上,紧压着一至两个可移金属触点。触点位置确定电阻体任一端与触点间的阻值。
端电压与电流有确定函数关系,体现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力的二端器件,用字母R来表示,单位为欧姆Ω。实际器件如灯泡,电热丝,电阻器等均可表示为电阻器元件。
电阻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R表示。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R=U/I。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因此,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即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的量值与导体的材料、形状、体积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
在教学过程中所用的电阻器一般只有一种阻值,这样会导致电阻器数量较多,影响实验的进行,同时电阻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热,这样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阻盒。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阻盒,包括电阻外壳,所述电阻外壳内部设有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所述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呈U形重叠状结构,所述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两端均设有通用接口,所述电阻外壳一端内部设有散热空腔,所述散热空腔内部设有散热风扇,所述电阻外壳上位于散热风扇进气一侧设有进气栅格,出气一侧上设有出气栅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的阻值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风扇出风方向与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垂直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栅格、出气栅格内部设有若干块栅格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这样样将不同阻值的电阻安装在一起,避免了不同阻值的电阻器因数量太多而影响实验的进行,同时散热风扇能够对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进行散热,这与避免了发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保了实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阻外壳;101.散热空腔;2.第一阻值丝;3.第一阻值丝;4.通用接口;5.进气栅格;6.散热风扇;7.出气栅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电阻盒,包括电阻外壳1,所述电阻外壳1内部设有第一电阻丝2、第二电阻丝3,其中所述第一电阻丝2、第二电阻丝3的阻值不同。所述第一电阻丝2、第二电阻丝3呈U形重叠状结构,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电阻丝的阻值。所述第一电阻丝2、第二电阻丝3两端均设有通用接口4,这样样将不同阻值的电阻安装在一起,避免了不同阻值的电阻器因数量太多而影响实验的进行。
所述电阻外壳1一端内部设有散热空腔101,所述散热空腔101内部设有散热风扇6,其中所述散热风扇6出风方向与第一电阻丝2、第二电阻丝3垂直布置,这样散热风扇6产生的热风直接将第一电阻丝2、第二电阻丝3的热量排出,实现有效的降温。所述电阻外壳1上位于散热风扇6进气一侧设有进气栅格5,出气一侧上设有出气栅格7,其中所述进气栅格5、出气栅格7内部设有若干块栅格板。这样散热风扇6能够对第一电阻丝2、第二电阻丝3进行散热,这与避免了发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保了实验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栋,未经周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71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保护元件
- 下一篇:便携式铜包钢外皮爆裂修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