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缝合针全自动折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74577.9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孙业明;吴永斌;谭静;殷红梅;史宜巧;叶畅;冯金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23/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缝合 全自动 折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缝合针全自动折弯机。
背景技术
缝合针(needle)简称缝针,是用于各种组织缝合的器械。临床上根据针尖与针尾两点间有无弧度,将缝针分为直针、半弯针和弯针。弯针临床应用最广,适于狭小或深部组织的缝合。根据弧弯度不同分为1/2、1/4、3/8、5/8弧度等,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均可选用不同大小、弧度的弯针作缝合,因此,弯针的需求量最大。弯针是在直针的基础上受外力弯曲而成的,由于弯针的直径、弧度、长度等尺寸不同,导致弯针的折弯工艺很难实现自动化,目前国内大多数缝合针生产厂家的折弯工序均为手工折弯或半自动折弯(采用手工送料、机械撞击法折弯),手工送料存在着定位精度低,随意性大,废品率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产品的优劣大部分取决于工人的熟练程度,这使得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缝合针全自动折弯机,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带有弧度的医用缝合针采用手工操作折弯或半自动折弯,弯针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熟练程度,这使得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用缝合针全自动折弯机,包括机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本体(1)上设置有动力驱动装置(2)、折弯装置(3)、自动给料装置(4)以及拍平面纠偏装置(5);
所述动力驱动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传动齿轮箱(22)以及驱动轮A(23),驱动电机(21)动力输出轴(24)通过联轴器(25)连接有驱动螺杆(26),驱动螺杆(26)驱动传动齿轮箱(22)的传动轮(27),传动轮(27)通过传动装置(7)带动驱动轮B(28)转动;
所述折弯装置(3)包括动力轮(31)、成型轮(32)以及调整轮(33),动力轮(31)、成型轮(32)、调整轮(33)之间通过传动带(34)传动连接,成型轮(32)沿圆周向设置有折弯成型槽(321)。
所述自动给料装置(4)包括给料工作台(41),给料工作台(41)上方设置有料仓(42),料仓(42)底部的给料工作台(41)上表面设置有送针槽(43),送针槽(43)自由端设置有推针杆(44),推针杆(44)通过弹性装置(8)与给料工作台(41)弹性连接,推针杆(44)末端设置有推进装置(9);
所述拍平面纠偏装置(5)包括一组纠偏压杆(51),纠偏压杆(51)垂直设置于给料工作台(41)的送针槽(43)上部,纠偏压杆(51)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架(52),连接支架(52)与机架本体(1)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机架本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折弯装置(3)、自动给料装置(4)以及拍平面纠偏装置(5),拍平面纠偏装置(5)设置于自动给料装置(4)与折弯装置(3)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推进装置(9)包括安装支架(91),安装支架(9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21)、凸轮(92),驱动电机(21)通过传动装置(7)带动凸轮(92)转动,凸轮(92)远端撞击推针杆(44)间歇给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动力驱动装置(2)上还设置张紧装置(10),张紧装置(10)包括张紧轮(101),张紧轮(101)通过调节杆(102)与机架本体(1)可调连接,通过张紧轮(101)的位置调节传动装置(7)的松紧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机架本体(1)上还设置有集料装置(6),所述集料装置(6)包括集料桶(61),集料桶(61)通过固定装置(62)与机架本体(1)连接,集料桶(61)进料口处设置有半封闭盖板(63),半封闭盖板(63)上设置有计数装置(64),集料桶(61)进料端与折弯装置(3)之间设置有斜向设置的导针架(6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传动装置(7)为皮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弹性装置(8)为弹簧、或为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纠偏压杆(51)为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圆柱形胶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745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线路板切脚的自动化系统
- 下一篇:精密电子用螺丝精密成型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