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板夹持框架纵向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89836.5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9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锋;张力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37216 | 代理人: | 张曰俊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框架 纵向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化建筑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板夹持框架纵向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筑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建筑面积逐年上升,人们对住宅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等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绿色模块化建筑过程不仅消耗大量的建筑垃圾,有利于环保,并且建筑所需产品均为工厂预制化生产,现场装配式施工,施工速度快,越来越受到广泛的推广。
在建筑模块制造过程中,模块化建筑的墙体是由钢构井字龙骨、窗口板及墙板经过密封胶压装后再利用螺钉固接而成。传统的组合方式采用在组装平台上的四边每边设置2个液压缸,利用液压缸的动力将各部分预制压紧在一起,采用这种半自动的方式结构简单、控制简便,但是组装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比较低,无法满足流水线批量组装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制作成本低并且效率高的墙板夹持框架纵向夹紧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墙板夹持框架纵向夹紧装置,包括横向安装于所述夹持框架的外框架上的夹持组件,及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外框架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夹持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外框架相对的两个纵向边框上。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分别位于所述外框架的上下两侧。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之间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的延伸方向一致。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驱动装置为电液推杆,所述夹持组件的两端各设有一所述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外框架上,所述电液推杆的推杆端部固定在所述夹持组件上。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两个所述纵向边框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导轨,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分别滑动安装在两条所述导轨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墙板夹持框架纵向夹紧装置包括横向安装在夹持框架的外框架上的夹持组件,及用于驱动夹持组件沿外框架滑动的驱动装置,夹持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外框架相对的两个纵向边框上,控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并且控制方便,自动化灵活程度高。
C型上夹板和C型下夹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分别位于外框架的上下两侧,C型上、下夹板滑动安装在纵向边框上下两侧的导轨上,C型上、下夹板两者之间设有条形通孔,通孔的延伸方向与C型上、下夹板的延伸方向一致,能够有效使横向框架与纵向框架分别穿过相应的滑孔,使其各自在相应的滑孔中滑动,避免了由于误操作发生的碰撞。
驱动装置为电液推杆,夹持组件的两端各设有电液推杆,推杆的缸体固定在外框架上,推杆端部固定在夹持组件上,通过推动连接板,带动C型上、下夹板将墙板组件进行夹紧,收回时电液推杆能够自如的带动C型上、下夹板收回,控制方便,灵活程度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墙板夹持框架纵向夹紧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组装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比较低,无法满足流水线批量组装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组装精度,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墙板夹持框架纵向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C型上夹板、2-C型下夹板、3-连接板、4-电液推杆、5-外框架、6-条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墙板夹持框架纵向夹紧装置,包括横向安装在夹持框架的外框架5上的夹持组件,及用于驱动夹持组件沿外框架5滑动的驱动装置,夹持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外框架5相对的两个纵向边框上。
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C型上夹板1和C型下夹板2,二者通过连接板3连接为一体,C型上夹板1和C型下夹板2分别位于外框架5的上下两侧,两个纵向边框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导轨,C型上夹板1和C型下夹板2滑动安装在两条导轨上。
C型上夹板1和C型下夹板2之间设有条形通孔6,条形通孔6的延伸方向与C型上夹板1和C型下夹板2的延伸方向一致,使横向框架与纵向框架分别能够穿过相应的滑孔,使其各自在相应的滑孔中滑动,避免由于误操作发生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898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套圈车加工夹具
- 下一篇:可换批咀手压式螺丝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