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压干扰消除液位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92821.4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4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萍;龙玉娟;文亮;刘伟;马成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萍;龙玉娟;文亮;刘伟;马成学 |
主分类号: | G01F23/02 | 分类号: | G01F2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81640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扰 消除 液位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计量检测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管压干扰消除液位计。
背景技术
在输送管道现场,液位计多用于实现对管道液位的实时监控,同时可利用信号远传连锁控制实现对液位的自动控制,合理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是确保其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
玻璃管液位计显示液位具有直观性、易读性、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有很广的应用范围,但玻璃管意外破碎时储罐内的液体也随之流失,自动关闭的阀门需要一定的压力驱动来关闭阀门,因此实际使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玻璃管液位计在显示无色液体时液位不易分辨,因此其直观易读性达不到满意的效果。玻璃管液位计安装在储罐的罐壁上或者引出延长管上,管内长期不流通的液体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形态发生变化,阻塞管路形成假液位,例如储罐内的液体具有一定的粘稠性时就局限了玻璃管液位计的使用。因此,玻璃管液位计因安全性、便利性以及可靠性的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管压干扰消除液位计。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法是:一种管压干扰消除液位计,包括对夹环管、沉槽孔、平端切面、螺管、压环、内连套管、导管、密封环垫、液位管、移动活塞柱、指示环锥、圆柱槽、液压装置、控制器、双向感压器、液压油;所述的对夹环管两侧端面通过法兰连接固定在测试段管道上,在对夹环管的内环面上下端位置分别设有沉槽孔,在对夹环管的外环面上下端位置分别设有平端切面,所述的螺管的上端面和压环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下端穿过沉槽孔,压环的下端面和沉槽孔的槽底环面接触,在两者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环垫进行密封,所述的内连套管和螺管突出平端切面的部分进行螺旋连接,上端面和平端切面接触,在两者的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环垫,所述的导管的一端位于内连套管内侧,对应端面设有环形台和螺管的端面接触,环台的上端面和螺管的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环垫,环台的下端和内连套管的螺纹底端面接触,所述的液位管垂直放置,位于对夹环管的外圈左侧,液位管的下端和下侧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上端和液压装置的下端出口固定连接,在液压管的内腔设有移动活塞柱,在移动活塞柱的外圈柱面中间设有内凹的指示环锥,在移动活塞柱的下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圆柱槽,所述的控制器固定在液压装置的上端,控制液压装置内杆的伸缩,在液压装置的外侧柱面固定有双向感压器,双向感压器的左侧端面和液压装置的内腔连通,右侧端面和上侧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活塞柱的上端面上腔充满液压油。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连套管的内丝扣长度大于螺管的突出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液位管的表面刻度总长和对夹环管的内环直径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柱槽的底端端面和指示环锥的最外环边处在同一水平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原理简单,利用U型管的结构原理在管道的下端设置连通管,通过液压装置和感压器的配合,利用控制器接收感应到的两侧压力控制液压装置的伸缩,使得液压装置内的压力使用和右侧的压力一致,抵消管道内压力对水柱高度的影响,使得测量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对夹环管、2-沉槽孔、3-平端切面、4-螺管、5-压环、6-内连套管、7-导管、8-密封环垫、9-液位管、10-移动活塞柱、11-指示环锥、12-圆柱槽、13-液压装置、14-控制器、15-双向感压器、16-液压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管压干扰消除液位计,包括对夹环管1、沉槽孔2、平端切面3、螺管4、压环5、内连套管6、导管7、密封环垫8、液位管9、移动活塞柱10、指示环锥11、圆柱槽12、液压装置13、控制器14、双向感压器15、液压油16。
对夹环管1两侧端面通过法兰连接固定在测试段管道上,在对夹环管1的内环面上下端位置分别设有沉槽孔2,在对夹环管1的外环面上下端位置分别设有平端切面3。
螺管4的上端面和压环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下端穿过沉槽孔2,压环5的下端面和沉槽孔2的槽底环面接触,在两者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环垫8进行密封,内连套管6和螺管4突出平端切面3的部分进行螺旋连接,上端面和平端切面3接触,在两者的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环垫8,内连套管6的内丝扣长度大于螺管4的突出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萍;龙玉娟;文亮;刘伟;马成学,未经王丽萍;龙玉娟;文亮;刘伟;马成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928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冶金用皮带秤
- 下一篇:一种用于监测大口径管道流量的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