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IN针的折弯插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97619.0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5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阿丰;刘小兵;林济富;胡文状;卢志强;徐然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16 | 分类号: | H01R43/16;H01R43/20;H01R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8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in 折弯 装置 | ||
1.一种PIN针的折弯插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折弯机构(10),用于对PIN针料带上的PIN针进行折弯,形成折弯PIN针料带;
裁切机构(20),用于将已经完成折弯的折弯PIN针料带裁切成互相分离的单枚折弯PIN针(100);
夹爪机构(30),适于从所述裁切机构(20)处夹出所述折弯PIN针(100),以及将所述折弯PIN针(100)插装到PIN针承载物(200)中,包括:底座(1)、夹爪结构(2)及夹爪驱动装置(3);
所述夹爪结构(2),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夹爪(21),活动夹爪(22),以及将所述活动夹爪(22)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夹爪(21)上的连接结构;
夹爪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夹爪(22)相对于所述固定夹爪(21)运动,使所述活动夹爪(22)与所述固定夹爪(21)配合实现夹紧与张开;
所述活动夹爪(22)的夹持面与所述固定夹爪(21)的夹持面相对设置,且所述活动夹爪(22)的夹持面沿所述固定夹爪(21)的夹持面朝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活动夹爪(22)的夹持面与所述固定夹爪(21)的夹持面之间的距离变小;所述活动夹爪(22)的夹持面沿所述固定夹爪(21)的夹持面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活动夹爪(22)的夹持面与所述固定夹爪(21)的夹持面之间的距离变大;
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支撑结构(11),所述固定夹爪(21)倾斜地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N针的折弯插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机构(10)包括:
安装架(5);
夹持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5)上,用于夹紧待折弯PIN针;
传动结构,设于所述安装架(5)上;
折弯块(6),安装于所述传动结构上;
动力装置,通过驱动所述传动结构动作,使所述折弯块(6)下压弯折所述待折弯PIN针;
所述折弯块(6)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传动结构上,另一端上形成有折弯下压面(61),且所述折弯下压面(61)在初始未折弯状态时,所述折弯下压面(61)处于所述待折弯PIN针的上方,且与所述待折弯PIN针平行紧贴设置;
所述传动结构驱动所述折弯块(6)绕一点旋转预设角度,该点为所述待折弯PIN针的折弯处的折弯旋转点,且在所述折弯块的旋转过程中,所述折弯下压面(61)一直紧压所述待折弯PIN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IN针的折弯插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为平行四边形铰接结构(7),包括:
竖直机架(71),固设在所述安装架(5)上;
曲柄(72),一端铰接在所述竖直机架(71)上;
连架杆(73),一端铰接在所述竖直机架(71)上,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连架杆(73)与所述竖直机架(71)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曲柄(72)与所述竖直机架(71)的铰接点的上方;
连杆(74),与所述竖直机架(71)平行设置,且所述连杆(7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曲柄(72)、所述连架杆(73)铰接;
所述折弯块(6)安装于所述连架杆(73)或所述连杆(7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N针的折弯插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1)包括与所述底座(1)固接的第一支撑端(111),和与所述固定夹爪(21)固接的第二支撑端(112);所述第二支撑端(112)与所述第一支撑端(111)呈钝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IN针的折弯插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端(112)与所述第一支撑端(111)铰接,并在铰接处设有对所述第二支撑端(112)和所述第一支撑端(111)之间的角度进行锁定的支撑锁定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IN针的折弯插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爪(21)包括与所述活动夹爪(22)配合夹持的夹持部(211),以及将所述夹持部(211)与所述支撑结构(11)连接的连接部(212),所述连接部(212)与所述第二支撑端(112)的结合处设有连接槽(213),所述第二支撑端(112)插置于所述连接槽(213)中;所述夹爪驱动装置(3)安装于所述连接部(21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976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