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时间静态恒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02820.3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乐仁昌;何志杰;赖黎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7/00 | 分类号: | B01L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时间 静态 恒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环境的温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时间静态恒温装置。
背景技术
恒温箱在实验室、工业和医药领域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实验室中,特别是生物实验室,一般用于植物培养、育种试验,细菌、微生物培养,发酵、微生物培养,各种恒温试验、环境试验、物质变性试验,血清、药物等物品的储存等。在工业生产中,恒温箱一般用在电子电工、家用电器、汽车、仪器仪表、电子化工、零部件、原材料及涂层、镀层进行高低温,高低湿的实验。在医药方面,医用恒温箱主要用于药品、试剂的储存和运输,疫苗,血液的冷藏保温,透析液的加温,生理盐水的加温等。
目前,市面上的恒温恒湿产品种类众多,能够满足各领域的不同需求,但是,这些产品的恒温原理基本上是采用压缩机和加热器产生冷热气体,来调节箱内温度,使箱内温度保持恒定,因此几乎都无法做到静态恒温,无法满足对静态具有高要求的用户需求,例如气体的扩散实验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静态恒温效果好、时间长的长时间静态恒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长时间静态恒温装置,其包括第一恒温水箱、同心管装置、第二恒温水箱和水泵,所述同心管装置包括同心封闭设置的内管和外管,内管内形成静态恒温工作室,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保温室,所述第一恒温水箱与保温室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保温室与第二恒温水箱之间通过出水管连通,第二恒温水箱和第一恒温水箱分别通过循环水管与水泵连接。
所述第一恒温水箱、同心管装置和第二恒温水箱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恒温水箱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同心管装置的高度。该设计可避免水泵因停电或故障停止工作,而造成第二恒温水箱内的水溢出。
所述第一恒温水箱内水位高于或等于同心管装置内水位,第二恒温水箱内水位低于或等于同心管装置内水位。该设计利用虹吸原理使得水自动从第一恒温水箱流到同心管装置内,从同心管装置流到第二恒温水箱中,结构简单,减低了能耗。
所述第一恒温水箱和第二恒温水箱内均设有温控加热装置。该设计实现了可对恒温水箱内的水进行温度调节。
所述内管为PVC管。
所述外管由保温材料成型。
所述水泵为耐高温水泵。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工作时,先在第一恒温水箱、保温室和第二恒温水箱内填充水,再分别设定第一恒温水箱和第二恒温水箱加热温度,对水进行加热升温,然后启动水泵,将第二恒温水箱内的水引入第一恒温水箱中,使得第一恒温水箱水位升高,第一恒温水箱内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经进水管流入保温室,使得保温室水位升高,保温室内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出水管流至第二恒温水箱中,然后再通过水泵引入第一恒温水箱,从而完成水循环。本实用新型由于水是分别在通过第一恒温水箱和第二恒温水箱内进行加热,对同心管装置的保温室是进行间接水温补偿,使得对保温室水温能够进行精确控制,大大降低了对内管内静态恒温工作室的影响,该设计改变了传统通常是在静态恒温工作室外的保温室内直接加热调节水温的方式,使得保温室内的水及水温更加持续稳定,从而能够确保更长时间的静态恒温。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静态恒温效果好、时间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长时间静态恒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恒温水箱1、同心管装置2、第二恒温水箱3和水泵4,所述同心管装置2包括同心封闭设置的内管21和外管22,内管21内形成静态恒温工作室23,内管21和外管22之间形成保温室24,所述第一恒温水箱1与保温室24之间通过进水管51连通,保温室24与第二恒温水箱3之间通过出水管52连通,第二恒温水箱3和第一恒温水箱1分别通过循环水管53与水泵4连接。
所述第一恒温水箱1、同心管装置2和第二恒温水箱3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恒温水箱3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同心管装置2的高度。该设计可避免水泵因停电或故障停止工作,而造成第二恒温水箱3内的水溢出。
所述第一恒温水箱1内水位高于或等于同心管装置2内水位,第二恒温水箱3内水位低于或等于同心管装置2内水位。该设计利用虹吸原理使得水自动从第一恒温水箱1流到同心管装置2内,从同心管装置2流到第二恒温水箱3中,结构简单,减低了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02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液枪枪头盒
- 下一篇:一种清除茶叶中氯化石蜡催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