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综合实体比例教学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08128.1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4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戚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太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实体 比例 教学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教学模型,尤其涉及一种综合实体比例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建筑类专业教学中,由于建筑内部结构被全部遮盖,实践教学又相对薄弱,导致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而目前已有的各类建筑教学模型只是简单的小型的构造模型,只能近似的展示部分建筑节点,不能组成一个整体建筑物,也不能展示施工工艺流程,更不能提供一个学生操作的实践平台。如果将学生安排到正在施工的工地上进行学习和实践,安全性不高,一旦在实践过程中发生事故,将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严重后果,不利于教学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而且,教学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伸入实践,更好地了解建筑过程的阶段和不同的建筑形式。然而一个建筑从起建到完工周期很长,各个周期又有不同的结构,现有的实践通常为时两周至一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即使学生同时在数个工地同时实习,且这些工地处于不同的施工期,也只能使学生大概学习到整个施工过程的大致要点,难以完整地学习到某个部分建筑节点的全部知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好的综合实体比例教学模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综合实体比例教学模型,包括:基坑支护子分部工程构造展示区、承重筏板、基础分部工程构造展示区、主体分部工程构造展示区和屋面分部工程构造展示区;所述主体分部工程构造展示区内设有装饰装修分部工程构造展示区、安全作业体验馆和实践操作区。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分部工程构造展示区的一侧还设有施工辅助设施。
作为优选:所述承重筏板的一侧还设有基础子分部工程构造展示区。
作为优选:教学模型的平面结构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上述结构内设有贯穿的内部参观通道,上述结构外部设有环绕的外部参观通道,在外部参观通道的外侧设有地基与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构造展示区。
作为优选:在砖混结构外侧还设有脚手架展示区。
作为优选:所述内部参观通道平面上为U形布局,在U形的中部设有贯穿的一字形布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清楚地显示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四种常用结构施工阶段各种构造的、便于学生理解、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实体比例教学模型。通过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四种常用结构按基坑支护、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实践操作区、施工辅助设施、安全作业体验馆等内容有机的安排在模型内,建筑类院校教学时用到的建筑节点全部涵盖其中,做到“不出校门、尽览建筑全貌”,真正解决了建筑类院校难以开展项目化教学和实践的问题。通过本模型可进行参观观摩、质量检测,也可进行砖墙砌筑、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测量放线等工种操作及安全防护设施体验等。
2、建立安全作业体验馆,打破传统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三维立体式教育,体验馆的体验设施可以最快地帮助学生在学习施工工艺流程的过程中,建立起安全作业的意识。
3、本实用新型能够清楚地显示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四种常用结构实体单元的结构和种类,方便学生深入理解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四种常用结构,使得理论学习和科学实践有益地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杜绝了在建筑工地进行实践的安全隐患,并使学生在“游乐式”的安全体验馆体验环境中,使建筑施工现场的各种禁忌和安全隐患也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意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图;
图2是整体平面布置图;
图3是基础平面图;
图4是一层平面图;
图5是二层平面图;
图6是三层平面图;
图7是屋顶平面图;
图8是外部主视图;
图9是外部后视图;
图10是外部右视图;
图11是外部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太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太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081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