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流纺涤棉混纺纱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11401.6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侠;张占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奉化市双盾纺织帆布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5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流 涤棉 混纺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流纺涤棉混纺纱。
背景技术
涡流纺纱是利用空气涡流作用使开松成单根状态的纤维凝聚加拈成纱,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涡流纺纱结构单一、功能较少,不能很好地兼顾舒适性、抗菌性以及较高防静电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具舒适性、抗菌性以及较佳防静电性能的涡流纺涤棉混纺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涡流纺涤棉混纺纱,它包括由一股涤纶纤维和一股棉纤维螺旋交捻而成的芯纱,所述芯纱的外表面上交替螺旋缠绕有竹纤维和不锈钢纤维,所述不锈钢纤维的两端压紧于所述竹纤维和芯纱之间,所述不锈钢纤维的缠绕螺距大于所述竹纤维的缠绕螺距,所述不锈钢纤维的芯纱轴向长度为所述竹纤维的芯纱轴向长度的1~3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芯纱由涤纶纤维和棉纤维交捻而成,使芯纱具备较强的舒适性,由于芯纱外表面上沿芯纱轴向方向螺旋缠绕有竹纤维和不锈钢纤维,且竹纤维和不锈钢纤维是周期性交替缠绕,使得整条混纺纱在保留舒适性的特点下还具备优异的抗菌性及防静电性能,不锈钢纤维质地略硬,其两端压紧于竹纤维和芯纱之间使得整条纱线更平滑。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所述芯纱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竹纤维反向螺旋缠绕的铜纤维。
具体地,铜纤维设置有多段,并分别与竹纤维一一对应交互缠绕在芯纱上,可以提升整条纱线的导电及防静电性能,同时还提升了纱线的抗撕拉强度,制备的面料不易破损。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芯纱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不锈钢纤维反向螺旋缠绕的棉纤维。
具体地,棉纤维可以设置有多段并与不锈钢纤维一一对应,每段棉纤维、不锈钢纤维交互反向缠绕于芯纱上,在保证纱线防静电性能的前提下,使得纱线更具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涡流纺涤棉混纺纱的结构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芯纱,2、竹纤维,3、不锈钢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流纺涤棉混纺纱,它包括由一股涤纶纤维和一股棉纤维螺旋交捻而成的芯纱1,在芯纱1的外表面上交替螺旋缠绕有竹纤维2和不锈钢纤维3,不锈钢纤维3的两端压紧于竹纤维2和芯纱1之间,不锈钢纤维3的缠绕螺距大于竹纤维2的缠绕螺距,如图1所示,设不锈钢纤维3的缠绕螺距的d2,竹纤维2的缠绕螺距为d1,则有d2>d1;不锈钢纤维3的芯纱轴向长度为竹纤维2的芯纱轴向长度的1~3倍,如图1所示,设不锈钢纤维3的芯纱轴向长度为L2,竹纤维2的芯纱轴向长度为L1,则有L2=L1~3L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芯纱1由涤纶纤维和棉纤维交捻而成,使芯纱1具备较强的舒适性,由于芯纱1外表面上沿芯纱1的轴向方向螺旋缠绕有竹纤维2和不锈钢纤维3,且竹纤维2和不锈钢纤维3是周期性交替缠绕,使得整条混纺纱线在保留舒适性的特点下还具备优异的抗菌性及防静电性能,不锈钢纤维3质地略硬,其两端压紧于竹纤维2和芯纱1之间使得整条纱线更平滑。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芯纱1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与竹纤维2反向螺旋缠绕的铜纤维(图未示)。
具体地,铜纤维设置有多段,并分别与竹纤维2一一对应交互缠绕在芯纱1上,可以提升整条纱线的导电及防静电性能,同时还提升了纱线的抗撕拉强度,制备的面料不易破损。
作为另一种改进,芯纱1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与不锈钢纤维3反向螺旋缠绕的棉纤维(图未示)。
具体地,棉纤维可以设置有多段并与不锈钢纤维3一一对应,每段棉纤维、不锈钢纤维3交互反向缠绕于芯纱1上,在保证纱线防静电性能的前提下,使得纱线更具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奉化市双盾纺织帆布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奉化市双盾纺织帆布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11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滴传感器织物
- 下一篇:新型铝电解多功能天车捞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