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网络用无线路由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24657.0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9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771 | 分类号: | H04L12/7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网络 无线 路由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网络工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网络用无线路由器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路由器是应用于用户上网、带有无线覆盖功能的路由器。无线路由器可以看作一个转发器,将家中墙上接出的宽带网络信号通过天线转发给附近的无线网络设备(笔记本电脑、支持WIFI的手机以及所有带有WIFI功能的设备)。市场上流行的无线路由器一般都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它还具有其它一些网络管理的功能,如DHCP服务、NAT防火墙、MAC地址过滤、动态域名等等功能。市场上流行的无线路由器一般只能支持15-20个以内的设备同时在线使用。现在已经有部分无线路由器的信号范围达到了300米。
然而,现有的无线路由器的安全性不佳,该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用无线路由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用无线路由器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后侧设有四个用于与本地计算机相连的第一有线以太网接口、一个与广域网相连的第二有线以太网接口、一个与市电相连的供电接口;
所述壳体后侧的两端还铰接有两个用于构建无线以太网的无线天线;两个无线天线之间还设有一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的顶部还连接有一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还连接有一高清摄像头;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还设有一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与所述液晶显示屏电连接,所述高清摄像头与所述液晶显示屏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四个聚氨酯胶垫。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还形成有用以增强散热性能的散热格栅。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还设有LED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还覆盖有纳米银抑菌涂层。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还覆盖有纳米自洁涂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有限以太网接口通过非屏蔽双绞线与笔记本或者台式计算机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采用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有线以太网接口通过光纤与网络服务器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好,可靠性佳,操作使用方便,设计新颖,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指纹识别装置,当用户需要重置无线路由器密码或者进入无线路由器设置界面时,需要指纹识别,当指纹验证通过后,用户方可进入设置页面或者完成无线路由器的密码重置,安全性强。此外,通过设置一高清摄像头,可以方便的实现视频功能,方便了老年人,老年人只需要使用本无线路由器,还可以实现远程视频、远程医疗等功能,非常具有实用性,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壳体10;
无线天线30;
指纹识别装置40;
液晶显示屏50;
连接柱60;
高清摄像头7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24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驱动电源电路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模块